点此搜书

中药抗肿瘤现代研究技术与进展
  • 作 者:王一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7162272
  • 标注页数:230 页
  • PDF页数:2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3 ≥23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中药抗肿瘤总论篇 2

第一章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中药治疗肿瘤的原则与方法 2

第一节 中医肿瘤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2

第二节 中医肿瘤学的病因病机分析 6

一、气滞血瘀 6

二、痰湿凝聚 7

三、热毒内蕴 8

四、正气虚弱 8

五、情志内伤 9

六、饮食不节 9

七、房欲劳伤 10

八、脏腑失调 10

九、心主神明失职 10

第三节 中医四诊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1

一、望诊 11

二、闻诊 13

三、问诊 13

四、切诊 14

第四节 中医对肿瘤的辨证论治 15

一、活血化瘀法 16

二、化痰散结法 17

三、清热解毒法 17

四、扶正固本法 18

五、养阴生津法 18

六、益气健脾法 19

七、行气疏肝法 19

八、以毒攻毒法 19

九、中医外治法 20

第二章 中药抗肿瘤现代研究技术概论 22

第一节 常用中药抗肿瘤现代研究技术 22

一、显微镜技术 22

二、流式细胞术 23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23

四、免疫印迹技术 24

五、免疫荧光技术 24

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4

七、免疫沉淀与免疫共沉淀技术 25

八、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25

九、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25

第二节 组学技术 25

一、基因组学技术 26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 26

三、代谢组学技术 27

第三节 高通量与高内涵筛选技术 28

一、高通量筛选技术 28

二、高内涵筛选技术 28

第三章 中药抗肿瘤研究现状与展望 31

第一节 中药抗肿瘤的研究现状 31

一、清热解毒类 32

二、活血化瘀类 34

三、扶正固本类 35

四、其他类 37

第二节 中药抗肿瘤的作用特点 38

一、药效相对较弱 38

二、作用靶点不明 38

三、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 39

四、主要机制与西药类似 39

第三节 中药抗肿瘤的研究模式 39

一、青蒿素模式 40

二、GBE761-Veregen模式 41

三、PC-SPES模式 41

第四章 抗肿瘤中药药物传递系统研发现状与展望 47

第一节 抗肿瘤中药上市制剂概况 48

第二节 抗肿瘤中药在研制剂概况 50

第三节 抗肿瘤中药药物传递系统展望 55

第五章 抗肿瘤中药市场与知识产权现状和展望 59

第一节 肿瘤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59

一、全球现状 59

二、中国现状 59

三、发展趋势 60

第二节 抗肿瘤中药市场规模及其发展趋势 61

一、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概述 61

二、我国抗肿瘤中药市场分析 61

三、我国抗肿瘤中药饮片市场分析 63

第三节 抗肿瘤中药专利现状与展望 64

一、抗肿瘤中药专利检索结果 64

二、常用抗肿瘤中药专利分析 66

三、典型抗肿瘤中药专利案例分析 67

四、抗肿瘤植物药专利引用网络分析 68

五、抗肿瘤中药专利展望 69

第四节 抗肿瘤中药投资现状及前景 70

一、抗肿瘤药物(中药)行业投融资现状 70

二、抗肿瘤中药投资前景 71

三、抗肿瘤中药研发领域的资金需求 72

第二篇 中药抗肿瘤技术篇 76

第一章 中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研究技术 76

一、台盼蓝染色法 76

二、MTT分析 77

三、XTT分析 78

四、CCK-8分析 79

五、SRB分析 80

六、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80

七、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81

八、LDH分析 82

九、BrdU标记法 83

第二章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相关研究技术 85

一、流式细胞术 86

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检测 87

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检测 87

四、激酶体外活性测定 88

第三章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相关研究技术 90

一、形态学检测 90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检测 91

三、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92

四、DNA ladder检测 92

五、PI单染检测 92

六、TUNEL法 93

七、caspase-3活性的检测 93

八、凋亡相关蛋白及基因检测 94

第四章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相关研究技术 97

一、细胞形态学观察 99

二、瑞氏-吉姆萨染色 100

三、硝基四氮唑蓝还原实验 100

四、细胞动力学实验 101

五、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检测 103

六、其他方法与进展 103

第五章 中药抗血管新生相关研究技术 108

一、斑马鱼模型 108

二、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110

三、角膜模型 111

四、大鼠动脉环实验 111

五、细胞增殖实验 112

六、细胞迁移实验 112

七、管腔形成实验 113

八、血管新生相关蛋白及蛋白活性检测 113

九、血管新生相关基因检测 114

第六章 中药抗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研究技术 118

一、Transwell实验 119

二、划痕实验 120

三、黏附相关实验 120

四、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121

五、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检测 122

六、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活性检测 122

第七章 中药抗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相关研究技术 126

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 127

二、HPLC法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 127

三、RT-PCR检测耐药相关分子表达 128

四、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检测 128

五、P-gp活性检测 129

第八章 肿瘤免疫学相关研究技术 131

一、小鼠免疫细胞的分离 132

二、淋巴细胞的功能研究 133

三、ELISA检测γ干扰素 135

四、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136

五、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 137

第九章 动物水平中药抗肿瘤相关研究技术 139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140

二、同种移植模型 141

三、异种移植模型 142

四、转基因动物模型 144

第三篇 中药抗肿瘤进展篇 148

第一章 单味中药 148

第一节 黄连 148

一、小檗碱 149

二、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和木兰花碱 152

第二节 黄芩 157

一、黄芩提取物 157

二、黄芩苷 158

三、黄芩素 158

四、汉黄芩素 159

第三节 紫草 163

一、紫草素 164

二、乙酰紫草素 166

三、β-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 166

第四节 莪术 169

一、莪术油 170

二、榄香烯 170

三、莪术醇 171

四、吉马酮 172

五、呋喃二烯 172

第五节 姜黄 176

一、挥发油类成分 176

二、姜黄素类成分 177

第六节 延胡索 188

一、延胡索总生物碱 188

二、延胡索醇提物 189

三、延胡索甲素 189

四、延胡索乙素 189

第七节 大黄 190

一、大黄素 191

二、大黄酸 193

三、芦荟大黄素 195

四、其他衍生物 196

第八节 灵芝 202

一、灵芝多糖 202

二、灵芝三萜 205

第九节 人参 212

一、G-Rg3 213

二、G-Rh2 215

第二章 复方中药 221

第一节 黄芩汤 221

一、物质基础研究 222

二、临床研究 222

三、机制研究 222

第二节 补中益气汤 222

一、物质基础研究 223

二、临床研究 223

三、机制研究 223

第三节 十全大补汤 223

一、物质基础研究 224

二、临床研究 224

三、机制研究 224

第四节 复方黄黛片 225

一、物质基础研究 225

二、临床研究 226

三、机制研究 226

第五节 艾迪注射液 22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