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马振亚,张振兴编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0101496
- 标注页数:604 页
- PDF页数:6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18 ≥6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韩峥嵘 1
天文 1
一、宇宙结构学说 2
二、日月五星 5
三、恒星 星宿 星图 8
四、三垣 北斗 10
五、四象 二十八宿 12
六、其它著名恒星 18
七、十二辰 十二次 19
八、占星术 21
九、分野 25
(一)历法的种类 29
一、历法 29
历法 乐律 29
(二)历元 岁首 三正 32
(三)四时节候 35
(四)置闰 41
(五)干支 43
(六)纪日 47
(七)纪年 50
(八)月相 纪月 56
(九)时刻 记时 61
(十)少数民族历法 65
二、乐律 67
(一)五声 67
(二)六律 68
(三)乐调 69
(四)律历 71
地理 74
一、祖国古代的称号 74
二、祖国的名山大川 77
三、历代行政区划 81
四、古代地理的习惯称呼 87
五、同名异地 异名同地 91
六、古称和别称 94
七、地名命名规律 95
八、如何查找地理沿革资料 96
(一)古代社会阶级构成情况 98
一、等级 98
等级 宗法 98
(二)封建等级制释例 105
二、宗法 108
(一)古代的宗法制 108
(二)古代的丧服制 116
礼制 119
一、吉礼 119
二、凶礼 131
三、军礼 143
四、宾礼 144
五、嘉礼 147
一、姓氏 165
姓名称谓 165
二、名字 173
三、号 177
四、谦称 敬称 180
谥法谥号 187
避讳 194
一、避讳的方法 196
二、避讳的种类 200
三、历代避讳简述 206
四、历代避讳释例 213
五、掌握避讳应注意的问题 217
一、元旦 223
节日习俗 223
二、人日 225
三、立春 226
四、上元 227
五、花朝节 228
六、社日 229
七、寒食 229
八、清明 231
九、上巳 232
十、浴佛节 233
十一、端午 233
十二、伏日 235
十三、七夕 235
十四、中元 236
十五、中秋 237
十六、重阳 238
十七、冬至 238
十八、腊日 239
十九、祭灶日 240
二十、除夕 241
二十一、少数民族节日 242
佛教 道教 246
一、佛教 246
(一)佛教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传播 246
(二)佛教教徒 250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252
(四)主要宗派 255
(五)佛教的寺院殿堂 258
(六)佛教文化 262
二、道教 264
(一)道教的起源 264
(二)道教的流传 266
(三)道士宫观 270
(四)道教的基本教义 273
(五)道教对文化的影响 275
教育 选举 科举 278
一、教育 278
(一)国学 279
(二)乡学 284
(三)私学 286
(四)书院 289
二、选举 291
(一)原始社会的“选贤与能” 291
(二)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度和“举贤才” 291
(三)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 292
(四)汉代的征辟和荐举 293
(五)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295
三、科举 296
(一)科举制起源于隋代 296
(二)科举制完备于唐代 297
(三)科举制改革于宋代 299
(四)科举制鼎盛于明代 302
一、夏商的职官 306
职官 306
二、西周春秋的职官 307
三、战国至清代的职官 311
战争 354
一、战争的性质、方式 354
二、旗金鼓 357
三、战阵 360
四、兵书 兵法 363
五、车战与“胡服骑射” 365
六、军队建制 370
七、兵器 373
(一)贸易的产生 382
贸易 货币 382
一、贸易 382
(二)市 385
(三)商人 388
二、货币 391
(一)货币的产生 391
(二)钱币 395
(三)纸币 401
(四)金银 403
(五)货币的单位及其换算 405
度量衡 408
一、度量衡的产生 408
二、度量衡的单位 411
三、度量衡制的变迁 418
交通 车船 423
一、交通 423
(一)道路 423
(二)置邮 426
(三)水路 430
二、交通工具 432
(一)车 432
(二)船 440
宫室 建筑 445
一、宫室 445
二、居室用具及起居习俗 457
三、建筑 466
衣服 佩饰 480
一、衣服 480
(一)头衣 480
(二)上衣 486
(三)下衣 489
(四)足衣 490
(五)衣服的质料 492
二、佩饰 494
三、服饰习俗 501
饮食 食具 507
一、饮食 507
(一)主食 508
(二)肉食 511
(三)蔬果 515
(四)饮料 518
(五)调料 521
二、炊具 食器 522
三、饮食习惯 528
体育 532
一、原始社会的体育运动 533
二、武术运动 534
三、举重 摔跤 536
四、马球 足球 538
五、赛马 射箭 541
六、跑 跳 投掷 543
七、拔河 弈棋 544
八、导引 体操 547
九、冰泳运动 550
十、航空活动与龙舟竞赛 553
音乐 戏曲 554
一、音乐 554
(一)上古及其以前的音乐 554
(二)中古时期的音乐 562
(三)五代至清末的音乐 566
二、戏曲 568
(一)古代戏曲的产生与发展 568
(二)古代戏曲的种类与角色名称 573
(三)古代戏曲的演出场所与海报 579
(一)简策 版牍 581
书籍 版本 目录 581
一、书籍 581
(二)帛书 585
(三)纸的发明与纸书 586
二、版本 590
(一)版本的名称 591
(二)不同版本书籍的字体 594
(三)版本与古籍整理 595
三、目录 597
(一)古代第一部图书目录——《七略》 597
(二)经史子集与《四库全书总目》 598
(三)历代目录简介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