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研究
  • 作 者:伍明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2009158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寻求合法性:艰难的起点 1

第一章 巨大的“压力场” 27

第一节 “新诗”的现代想象 28

一 “新诗”与现代性 28

二 “新诗”的现代性议题 33

三 现代性与合法性 38

第二节 “新”与“旧”的攻防战 41

一 “新诗”的“弑父”情结 41

二 被脸谱化的反对派 52

三 反对“新诗”的意见 57

第二章 想象“正统”:合法性的正面争取 65

第一节 命名的意义 65

一 从“白话诗”到“新诗” 66

二 “新诗”概念的形成 73

三 命名与反命名 80

第二节 “新诗”的观念演绎 85

一 文学观的清算 86

二 “新”的诉求与焦虑 89

三 胡适的策略及其效果 92

第三节 胡适早期新诗批评中的自我论述 97

一 急先锋的另一面 97

二 范围与问题 100

三 后期的微弱回音 109

第三章 “新诗”的形象塑造 115

第一节 形象的建构和模仿 115

一 “新诗”的几种形象 115

二 扮演师者角色 122

三 模范文本的启示 125

第二节 古诗今译:另一种“新诗” 131

一 “今译”的策略 132

二 郭沫若的实践 133

三 “以白话而改文言诗” 138

第三节 “新诗人”身份的合法化 144

一 胡适的开路者角色 146

二 郭沫若的自我戏剧化 149

三 诗人身份的危机 156

第四章 在传播中确认的合法性 159

第一节 出版与媒体的运作 159

一 “新诗”栏目的盛衰 160

二 “新诗集”标本:《尝试集》与《女神》 167

三 寄寓的“新诗” 172

第二节 “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179

一 教科书与“新诗” 180

二 教师的鼓吹与宣扬 186

三 培养潜在作者 189

第五章 美学合法性的焦虑(上) 193

第一节 新诗坛的内部辩难 194

一 新诗坛的“寂寞”处境 195

二 闻一多、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 202

三 其他作者的观点 211

四 文类观念的重建 214

第二节 散文诗:一种解困策略 217

一 散文诗与早期新诗 217

二 “诗的散文”还是“散文的诗”? 224

三 《野草》的典范意义 228

第三节 歌谣:“新诗”的潜在资源 232

一 歌谣与“新诗” 233

二 刘半农等人的实践 237

三 质疑的声音 243

第六章 美学合法性的焦虑(下) 245

第一节 早期新诗的形式问题 245

一 被遮蔽的传统 246

二 形式的焦虑 252

三 新形式的脆弱性 258

第二节 创作上的反映 263

一 多向度展开的探索 263

二 《晨报副镌·诗镌》:一个界碑 271

第三节 诗歌翻译的支持 277

一 翻译观念的转变 277

二 技术诸层面的探讨 283

三 翻译与创作的互动 286

结语 289

主要参考文献 292

附录 301

试论现代汉诗形式的发生 301

论“九叶”诗人在1940年代的会合 321

抒情姿态的变化 333

现代汉诗的本位寻求 345

后记 358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