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持位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380059X
- 标注页数:452 页
- PDF页数:4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1 ≥4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1
第二节微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3
第三节微观经济分析的原则 6
第四节微观经济分析的种类和内容 9
第五节微观经济分析的步骤和要求 11
第二章微观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 16
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的结合运用 16
第二节静态分析法 21
第三节动态与趋势分析法 38
第四节因素分析法 47
第五节微观经济分析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推算 62
第三章职工素质分析 73
第一节职工素质分析的意义 73
第二节职工素质状况分析 75
第四章设备技术改造分析 88
第一节设备技术改造分析的意义 88
第二节设备现状的分析 90
第三节设备使用经济合理性的分析 99
第四节设备技术改造的分析 105
第五节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 108
第五章物质消耗分析 115
第一节物质消耗分析的意义 115
第二节物质总耗分析 117
第三节物质单耗分析 122
第四节物耗因素分析 132
第六章企业生产过程中平衡关系的分析 139
第一节平衡分析的意义 139
第二节供产平衡分析 140
第三节生产环节的平衡分析 153
第一节产值体系中两大产值并存的意义及其增长因素 160
第七章产值速度与产值结构分析 160
第二节产值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164
第三节工业总产值长期趋势分析 168
第四节工业总产值结构分析 173
第五节工业净产值构成分析 179
第八章产销平衡分析 184
第一节产销平衡分析的意义 184
第二节产品实物量的产销平衡分析 186
第三节产品价值量的产销平衡分析 198
第四节产品销售预测 208
第九章企业竞争能力的分析 212
第一节企业竞争能力分析的意义 212
第二节产品市场占有状况的分析 216
第三节产品质量的竞争能力分析 222
第四节产品品种的竞争能力分析 230
第五节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能力分析 239
第六节 产品交货期和销售服务的竞争能力分析 241
第七节企业竞争策略的分析 244
第十章企业应变能力分析 247
第一节企业应变能力分析的意义 247
第二节企业对宏观经济调整的应变能力的分 249
析 249
第三节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后企业消化能力分析 254
第四节企业对国家财政、信贷、税收政策变化的应变能力分析 266
第十一章工业企业联合化分析 270
第一节工业企业联合化分析的意义 270
第二节工业企业联合化状况分析 272
第三节联合化对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分 279
析 279
第四节联合化工业企业间的横向对比分析 289
第十二章企业资金分析 293
第一节 资金分析的意义 293
第二节资金结构分析 295
第三节资金筹措分析 299
第四节流动资金运用情况分析 306
第五节 固定资金运用情况分析 320
第六节企业自我发展财力分析 326
第十三章企业盈亏分析 330
第一节企业盈亏分析的意义 330
第二节企业盈亏状况的分析 332
第三节影响企业盈亏的外部原因分析 342
第四节影响企业盈亏的内部原因分析 353
第五节企业盈亏的展望分析 373
第十四章企业经营状况的总评价 377
第一节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总评价的意义 377
第二节企业经营状况几个侧面的分析 378
第三节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 389
第十五章工业收益分配分析 398
第一节工业收益分配分析的意义 398
第二节工业收益分配对象的确定 400
第三节工业收益分配对象的划分 405
第四节三者分配的分析 413
第十六章企业管理素质分析 434
第一节分析企业管理素质的意义 434
第二节企业管理干部素质分析 436
第三节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状况分析 439
第四节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分析 443
第五节企业管理素质综合指标分析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