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辛向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0022170
- 标注页数:297 页
- PDF页数:30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8 ≥29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趋同论”的萌生和嬗变 5
第一节 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与“趋同论”的出现 7
第二节 “趋同论”的理论渊源 14
第三节 “趋同论”是两种改革的逻辑折光 25
第四节 “趋同论”的嬗变过程 37
第二章 “趋同论”:主要流派与基本立论 48
第一节 “趋同论”的主要流派 49
第二节 “趋同论”与民主社会主义 68
第三节 “趋同论”的基本立论 88
第三章 “趋同论”哲学观及方法论评析 102
第一节 “趋同论”的“目的论”哲学 102
第二节 趋近一趋似规律与“社会趋同” 108
第三节 “趋同论”的逻辑起点分析 119
第四节 “趋同论”的方法论失错 130
第五节 “趋同论”的人性论评析 139
第四章 “趋同论”主要理论评析 153
第一节 “所有制质变说”评析 154
第二节 “趋同论”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结合模式的趋同说”评析 169
第三节 “收入分配均等化论”评析 177
第四节 “趋同论”的其他理论观点评析 187
第五章 改革与社会趋同 194
第一节 两种制度在生产力形态上的“趋同” 195
第二节 “趋同”与超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 202
展 202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趋同性特征 206
第六章 两种社会制度为什么不会趋同——总体性分 218
析 21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困境 2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趋势 236
第七章 怎样看待国外学者对“趋同论”的评价 252
第一节 西方学者对“趋同论”的批判及其实质 252
第二节 原苏联理论界对“趋同论”的认识及其 263
变化 263
结束语:“趋同论”的历史命运 279
附录 283
主要参考书目 28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