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金克木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43424894
- 标注页数:441 页
- PDF页数:45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3 ≥4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梵语语法《波你尼经》概述 1
附一:《波你尼经》第一章第一节译解 69
附二:梵汉专名、术语对照表 78
梵语语法理论的根本问题 84
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 90
印度哲学思想史设想 113
略论印度美学思想 129
附:译名对照表 145
《梨俱吠陀》的三首哲理诗的宇宙观 148
《梨俱吠陀》的咏自然现象的诗 169
《梨俱吠陀》的祭祖诗和 182
《诗经》的“雅”、“颂” 182
《梨俱吠陀》的送葬诗 200
《梨俱吠陀》的招魂诗及有关问题 214
论《梨俱吠陀》的阎摩和阎蜜对话诗 230
《梨俱吠陀》的独白诗和对话诗三首解析 245
吠陀诗句的古代汉译 260
《蛙氏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试析 263
附:蛙氏奥义书 286
古代印度唯物主义哲学管窥——兼论“婆罗门”、“沙门”及世俗文化 288
《吠檀多精髓》译述 304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 348
附:蛇祭缘起——《摩诃婆罗多》第一篇第三章概念的人物化——介绍古代印度的一种戏剧类型 375
佛学谈原 393
怎样读汉译佛典——介绍鸠摩罗什兼谈文体 398
纪念欧阳竟无大师 409
再阅《楞伽》 413
说“有分识”——古代印度人对“意识流”心理的探索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