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志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3602856
- 标注页数:202 页
- PDF页数:2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1 ≥2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录 1
第一章中国古代民法的范围、渊源、体系和特点 1
第一节我国古代“民事”的含义和古代民法的范围 1
第二节我国古代民法的渊源 3
一、礼 3
二、法律 5
三、经义 9
四、习惯 9
第三节我国古代民法的体系 10
第四节我国古代民法的特点 13
第二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主体 20
第一节我国古代民事主体概说 20
第二节我国古代民事主体的分类 21
一、组织 22
二、个人 24
第三节户籍、住所、成丁年龄 28
第三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婚姻家庭制度 30
第一节我国古代宗法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 30
第二节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 31
一、一夫一妻制的起源 31
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形成和发展 32
三、聘娶婚的由来和实质 33
四、公开的买卖婚姻 36
五、入赘、童养媳、冥婚 37
六、肯定的结婚条件 39
七、否定的结婚条件 42
第三节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43
一、离婚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43
二、七出 45
三、义绝 46
四、和离 47
五、其他原因的离婚 48
六、离婚后的复婚问题 49
第四节我国古代的家庭制度 50
一、处理家庭关系的指导原则 50
二、父母子女关系 52
三、夫妻关系 54
第五节我国古代的继承制度 56
一、宗祧继承立嫡与立嗣 56
二、爵位继承 58
三、财产继承 58
第六节儒、道、释三教对我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影响 66
一、儒教 66
二、道教 68
三、佛教 69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72
第四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物权制度 72
第一节我国古代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及其发展 72
二、如何理解土地所有权 73
三、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发展 75
第二节我国古代的物权体系 83
第三节我国古代物权制度的特点 84
第四节我国古代民法对物权的保护 87
第五节所有权 94
一、所有权总述 94
二、所有权的取得方法 96
第六节占有权 99
第七节永佃权 100
一、永佃权的产生和发展 100
二、永佃权关系的权利和义务 101
第八节地基权、地上权、地役权 102
第九节质权 103
一、典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06
第十节典权 106
二、典权的设立 107
三、典权关系的权利与义务 108
四、典权的消灭 108
第十一节抵押权 110
第十二节共有 111
第五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契约制度 115
第一节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15
一、契约制度的形成 115
二、契约的定义和契约形式的发展 117
三、契约的签名画押 121
第二节我国古代契约的种类 123
第三节我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125
一、交易必须立契,禁止伪契 129
第四节我国古代契约的原则 129
二、强调两和、禁止强制 130
三、要求诚信、禁止欺诈 131
第五节我国古代契约责任 132
一、契约责任的特点 132
二、立券责任 134
三、违约责任 135
四、违法契约责任 143
五、保人责任 144
六、牙人、邻人、契约上署名人的陪填责任 145
七、亲属的代偿责任 145
八、官吏、徒众的代偿责任 146
九、承担债务者的偿还责任 146
十、契约责任的免除 147
二、租佃契约的出现和发展 148
一、租佃关系 148
第六节租佃契约 148
三、租佃契约的内容 150
第七节雇佣契约 151
一、雇佣契约的产生和发展 151
二、雇佣契约的内容 153
第八节租赁契约 154
第九节买卖契约 156
一、买卖契约总述 156
二、关于买卖契约的原则性要求 158
三、卖方的担保责任 161
四、买地券 162
五、田宅买卖手续 167
六、土地的活卖与绝卖 172
第十节借贷契约 173
一、借贷契约总述 173
二、消费借贷 176
三、使用借贷 182
第十一节其他契约 183
第六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侵权行为制度 186
第一节我国古代侵权行为制度总述 186
一、侵权行为制度的发展 186
二、侵权行为制度的特点 187
三、侵权行为者担负民事责任的根据 189
四、对侵权行为的民事制裁 191
五、民事责任的免除 194
第二节侵权行为的种类及其民事后果 195
一、致害人身 195
二、致害财物 195
第七章中国古代民法中的时效制度 200
第一节我国古代民法中的期限 200
第二节时效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