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徐涛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43007673
- 标注页数:336 页
- PDF页数:3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9 ≥3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冯天瑜 1
概说 1
一、历史文学概念的界定 1
二、历史文学是历史与文学“联姻”的产儿 6
三、历史文学的社会职能 16
(一)托名故实,而借以腾谤抱怨 17
(二)彰善阐恶,树之风声 18
(三)普及历史知识 19
(四)歌颂英雄,弘扬爱国精神 21
四、历史文学形成发展的社会原因 24
(一)在重史的国度里,文学对于历史的依附 25
(二)资料宏富,取用自便 26
(三)历史题材具有创作上的充分自由 27
(四)拥有最为广大的读者群 30
创作篇 32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面面观 32
(一)理论从实践中来,反转来又指导实践 33
(二)历史文学的基本构架 38
(三)对历史材料的灵活处理方法 43
1.史传体的选取方法 43
2.记传体的选取方法 45
3.甄别型的选取方法 46
二、历史文学的重心转换 46
(一)文史比重的转换 47
(二)题材与角度的转换 49
(三)艺术方法的转换 51
(四)叙事模式的转换 56
三、历史文学的创作 67
(一)历史文学的选材艺术 68
(二)历史文学的虚构艺术 71
1.虚构艺术的界限与内涵 71
2.虚构艺术的历史现状 79
3.虚构艺术的现实参证 82
(三)历史文学创作的两大格局 83
(一)历史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 90
批评篇 90
一、历史文学的批评 90
(二)历史文学批评的体式 100
1.批注型 101
2.序跋式 106
3.专论类 113
4.书信体 114
5.杂言格 121
二、历史文学评论的写作 123
(一)多了一些必需的条件 124
(二)把现实的需要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127
(三)历史文学批评的主旋律 131
三、千姿百态的批评方法 135
(一)社会学批评方法 136
(二)阐释学批评方法 138
(三)文本批评方法 139
(四)接受美学批评方法 140
“笑盈盈”与“哭泣泣”考辩——关于曹禺历史剧《王昭君》批评的批评 142
争鸣篇 142
长相知·好马·合欢被——浅谈曹禺《王昭君》的诗化语言 157
浓墨淡彩总相宜——略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人物出场 162
初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三卷 176
农民起义分聚规律的艺术揭示——评《李自成·三雄聚会》(第三卷)的创作成就 181
李自成能否吃辣椒? 195
巧拙有素 平中见奇——《虎吼雷鸣马萧萧》赏析 196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郭沫若史剧理论初探 204
正确处理现实的需要与历史真实的关系——重评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 218
金圣叹现实主义小说理论探幽 233
千秋功罪 自有公论——略论金圣叹删节《水浒》的动机及其它 247
略论鲁迅先生对金圣叹的批评及其它 267
《水浒》是一部农民革命的史诗——与“市民写心”说商兑 28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艺术琐谈 293
鲁迅评《三国演义》探考 300
鲁迅所著《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吗? 324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