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棋类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棋类
  • 作 者:马红丁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61600836
  • 标注页数:278 页
  • PDF页数:2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7 ≥2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棋类世界纵横谈 1

一、棋类运动概论 1

(一)棋类运动的特点和产生 1

(二)围棋简史 2

(三)中国象棋简史 5

(四)国际象棋简史 7

(五)竞赛制度 10

(六)棋类为什么归入体育项目 12

(七)棋类运动的思维形式 13

(八)棋类运动与现代科学技术 15

二、棋坛轶事 17

(一)名人棋话 17

(二)国际象棋在苏联 19

(三)象棋的故事 20

(四)路透社消息 22

(五)电子棋手 23

(六)拿破仑的最后失败 24

(七)国手的摇篮 25

(八)元帅与围棋 26

(九)围棋在日本 27

(十)南朝鲜的后备军 28

(十一)中日围棋擂台赛 29

(十二)国粹将走向世界 30

(十三)为何称象棋 32

(十四)关于木质棋子 33

(十五)皇帝与棋 34

(十六)蜀蓉棋艺出版社 35

(十七)国际象棋内外要赛 36

(十九)中国象棋内外要赛 37

(十八)围棋内外要赛 37

(二十)棋手的等级制度 38

(二十一)国际性棋类组织 38

第二章 棋手的培养 41

一、科学选材 41

(一)科学选材的意义 41

(二)科学选材的方式 42

(三)科学选材的内容 43

二、科学训练 58

(一)对科学训练的认识 58

(二)棋类运动员训练中的几个特点 59

(三)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作用 61

(四)实战技术训练 63

(五)高级棋手的训练 73

(六)心理素质训练 82

(七)适应环境的训练 88

(八)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91

三、比赛 95

(一)赛前准备 96

(二)总结 98

(三)棋手的自信心 100

(四)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102

(五)教练员在比赛期间的基本工作 107

(六)营养是补充大脑活力的关键因素 109

第三章 基础实战技术简介 110

一、国际象棋基础技术 110

(一)布局基本原理 111

(二)布局的基本要素 113

(三)中局概论 124

(四)浅谈几种残局形式 152

(一)布局 169

二、围棋基础技术 169

(二)中盘 184

(三)官子 205

三、中国象棋基础技术 213

(一)开局理论 213

(二)中局理论 225

第四章 棋手成材之路 225

(三)中局技术 235

(四)残局技术 244

一、她,含着泪水成长--刘适兰 255

二、将军浴血在战场--刘文哲 257

三、外秀内刚的冷酷杀手--阿.卡尔波夫 259

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巴罗夫 261

五、当代国手--聂卫平 264

六、棋坛女强人--孔祥明 266

七、昭和棋圣--吴清源 269

八、老骥伏枥--藤泽秀行 271

九、神州“十连霸”--胡荣华 273

十、亚洲象棋皇后--谢思明 275

后记 27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