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司马琼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204·74
- 标注页数:426 页
- PDF页数:43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4 ≥4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
第一节 车削 1
一、车削加工的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
目录 1
二、工件上的几个表面 6
三、切削层参数 6
四、正切屑和倒切屑 8
第二节 刨削 9
第三节 钻削 10
第四节 铣削 13
思考与练习 20
第一节 刀具的组成 21
一、外圆车刀 21
第二章 刀具几何参数的基本概念 21
二、刨刀 23
三、麻花钻 23
四、铣刀 25
五、自由切削和非自由切削 26
第二节 刀具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 27
一、坐标平面 27
二、刀具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 33
三、车刀角度的测量 41
第三节 车刀的工作角度 49
一、安装对车刀角度的影响 49
二、进给运动对车刀角度的影响 53
三、斜角切削及其对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 61
第四节 刨刀的几何角度 67
第五节 麻花钻的几何角度 68
第六节 铣刀的几何角度 75
思考与练习 79
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 81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81
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 87
第三节 积屑瘤 97
第四节 切屑变形程度的变化规律 102
第五节 已加工表面质量 111
思考与练习 125
第四章 切削力 126
第一节 车削力 127
一、车削力的分力 127
二、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129
三、单位切削力 143
四、车削力的计算 153
五、切削功率 154
六、计算实例 155
第二节 刨削力 157
第三节 钻削力 159
第四节 铣削力 164
一、铣削力的分力 164
二、铣削方式 167
三、铣削力及功率的计算 172
思考与练习 177
第五章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79
第一节 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 179
第二节 切削温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81
思考与练习 192
第一节 刀具磨损的原因 193
第六章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193
第二节 刀具的磨损形式与磨钝标准 198
第三节 刀具耐用度及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 205
思考与练习 224
第七章 刀具材料 225
第一节 金属切削对刀具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 225
第二节 工具钢 227
第三节 硬质合金 233
第四节 其他刀具材料 239
思考与练习 243
第一节 前刀面的形状及前角的选择 244
一、前刀面的形状 244
第八章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244
二、前角的作用及选择 245
三、前刀面倒棱和刃口倒圆参数的选择 252
四、卷屑槽形状及尺寸参数的选择 252
五、特形前刀面举例 256
六、前角与其他几何参数的合理组合 259
第二节 后刀面的形状及后角的选择 263
一、后刀面的形状 263
二、后角的作用及选择 263
三、副后角的作用及选择 268
四、后刀面倒棱参数的选择 269
五、特形后刀面举例 270
第三节 刃倾角的作用及选择 275
第四节 主偏角的作用及选择 278
第五节 副偏角的作用及选择 282
第六节 过渡刃参数的选择 283
思考与练习 286
第九章 刀具的结构形式 288
第一节 车刀 288
一、焊接车刀 288
二、夹固式重磨车刀 295
三、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309
四、可转位车刀的几何角度 329
第二节 钻头 348
第三节 铣刀 351
第四节 复合刀具 365
思考与练习 368
第一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370
第十章 切削用量的选择 370
第二节 切削用量的参考值 375
第三节 “优选法”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387
思考与练习 393
第十一章 冷却润滑液 394
第一节 冷却润滑液的作用 394
第二节 常用冷却润滑液的种类及其选用原则 396
第三节 冷却润滑液的使用方法 402
思考与练习 405
附录 406
一、引用先进刀具索引 406
二、用表索引 409
三、本书常用符号 412
四、常用字母读音表 423
主要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