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文体与文体的创造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 作 者:童庆炳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2015345
  • 标注页数:336 页
  • PDF页数:35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0 ≥3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8

一、文体概念的涵义 10

(一)文体的第一层次——体裁的规范 10

(二)文体的第二层次——语体的创造 22

(三)文体的第三层次——风格的追求 30

二、文体变异诸因素 39

(一)“文章体制,与时因革”——文体演变的外部因素 40

(二)“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体演变的内部因素 43

(三)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文体演变的自身因素 48

第二章 西方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51

一、西方文体问题源始 51

(一)style(文体)词源考察 51

(二)从雄辩术修辞到诗学修辞 53

二、西方文体概念述评 59

(一)文体概念的分歧 59

(二)广义的文体与狭义的文体 63

(三)文学文体概念诸说 65

1.语言体式说 65

2.主观说 73

3.客观说 77

4.统一说 81

三、文体类型 86

四、二十世纪西方文体学的走向 92

(一)不标榜文体的文体研究 92

(二)英美新批评派与诗歌文体研究的进展 94

(三)文体研究的新走向 98

第三章 文体作为系统 102

1.体裁概念和体裁意识 103

(一)体裁 103

一、文体的呈现层面 103

2.文学体裁的分类 110

(二)语体 119

1.规范语体 119

2.自由语体 150

(三)风格 160

1.风格的涵义 161

2.风格的分类 173

二、文体的深隐原因 182

1.文体与时代因素 183

(一)文体与客观因素 183

2.文体与民族因素 188

3.文体与阶级因素 191

4.文体与文学传统 193

(二)文体与主观因素 195

1.文体与先天素质 196

2.文体与价格素质 204

3.文体与审美素质 208

第四章 文体的功能 221

一、文体功能的产生 222

1.联想与文体功能 224

(一)文体功能与作家的心理素质 224

2.通感与文体功能 228

3.直觉与文体功能 230

(二)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及秩序 233

1.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 233

2.文体功能与语言秩序 237

(三)文体功能与读者接受 240

1.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审美趣味 241

2.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心理定势 244

1.语言性质与文体功能诸层面 246

二、文体功能诸层面 246

2.文体的表意功能、表象功能和表现功能 252

三、文体表现功能的多样性 263

(一)意蕴模式 263

(二)意境模式 265

(三)象征模式 266

第五章 文体的创造 268

一、文体创造观念的历史回顾 268

(一)美在于内容,文体创造是形式对内容的消极呈现 269

(二)美在于形式,文体创造是语言的自我生成 275

(三)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文体创造是形式与内容的相互适应 284

二、文体创造原则: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 287

(一)题材、内容、形式及其边界线 287

(二)题材吁求形式 294

(三)形式征服题材 297

三、文体创造原则的心理学内涵 316

(一)形式征服题材——审美情感生成——文体形式 318

(二)题材超趣形式——审美情感的消失——文体消解 331

后记 33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