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立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0403968
- 标注页数:420 页
- PDF页数:1085015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0850157 ≥4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1
录 1
前 言 1
第一章引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上) 1
一何谓哲学逻辑结构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所谓中国哲学逻辑结构 5
5 一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 5
(三)范畴、结构的疏释 6
(一)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 17
二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研究法 17
(二)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纵向与横向研究 35
三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 44
第二章引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下) 55
(一)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构想 56
(二)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内在根据 63
的探讨 70
二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范畴解释学 70
(一)中国哲学逻辑结构中范畴的三层 71
(二)表层结构的具体解释 73
解释 73
(三)深层结构的义理解释 81
(四)整体结构的真实解释 85
三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意义 92
(一)揭示和加深对中国哲学特点的认识 92
(二)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各历史阶段的 94
哲学思潮 96
(三)更好地总结人类理论思维的经验 96
和教训 97
(四)有益于世界哲学的发展 97
(五)工具和方法 98
第三章象性范畴逻辑结构 100
一象象范畴逻辑结构 101
(一)五行 101
(二)天 110
二 象实范畴逻辑结构 129
气 129
三象虚范畴逻辑结构 139
(一)道(无) 139
(二)仁 145
(三)数 148
第四章实性范畴逻辑结构 156
一实象范畴逻辑结构 157
(一)天与人 158
(二)形与神 174
(三)宇与宙 180
二实实范畴逻辑结构 184
(一)道与器 184
(二)有与无 192
(三)理与气 200
(四)心与物 210
(五)一与二 219
(六)动与静 230
(七)变与化 242
(八)知与行 248
(九)能与所 260
(十)格物与致知 265
三 实虚范畴逻辑结构 275
(一)性与情 276
(二)阴与阳 284
第五章虚性范畴逻辑结构 293
一虚象范畴逻辑结构 294
(一)刚与柔 295
(二)健与顺 312
形而上与形而下 319
二 虚实范畴逻辑结构 319
三虚虚范畴逻辑结构 331
体与用 332
第六章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发展的趋势与 364
预测 364
一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特质 364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特点 364
(二)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特点 375
(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 383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受的挑战 389
二 中西哲学范畴逻辑结构之比较 389
(二)中西哲学范畴体系之比较 396
三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412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观念 412
结构的确定 414
(二)纵贯型与横贯型统一观念结构的 414
确立 416
(三)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统 416
一观念结构的确立 419
后记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