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选本批评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中国选本批评
  • 作 者:邹云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42616927
  • 标注页数:326 页
  • PDF页数:3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 言:选本——一种批评 1

第一章 汉魏六朝:选本的滥觞 12

第一节 汉代选本观念的产生 12

第二节 中国古代选本的权舆——《文选》 16

一、 从“集”文到“选”文 16

二、 《文选》之“选” 20

三、 《文选》与当代文学思潮 26

第三节 宫体诗的盛行与《玉台新咏》 29

一、 宫体诗人徐陵 29

二、 《玉台新咏》之“新” 32

第二章 唐五代的文学思潮与选本 36

第一节 唐诗的繁荣与“唐人选唐诗” 36

一、 唐诗创作的丰富与唐人诗选的多样 36

二、 唐人选唐诗的批评 42

三、 唐人选唐诗的批评价值 52

第二节 晚唐艳风与《花间集》 62

一、《花间集》的产生 62

二、《花间集》的批评及其意义 67

一、 王安石与宋代诗学观念的转变 71

第三章 宋元的文学思潮与选本 71

第一节 宋代诗学观念的转变与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 71

二、 《唐百家诗选》的批评 75

第二节 程朱理学与《文章正宗》 78

一、 理学家的文学观 78

二、 “明义理”“切世用”的《文章正宗》 81

第三节 词坛的“复雅”与《乐府雅词》 88

第四节 实用文风和《古文关键》 93

一、 南宋诗学观念的转变与《三体唐诗》的产生 99

第五节 反“江西”潮流与《三体唐诗》 99

二、 《三体唐诗》的诗学观 102

第六节 江西诗派与《瀛奎律髓》 107

一、 方回论诗的宋人眼光 107

二、 《瀛奎律髓》的诗学 110

第七节 “复古”“宗唐”的元代诗学与《唐音》 119

一、 元人论诗的史家意识与《唐音》的产生 119

二、 《唐音》的批评意义 123

一、 前代诗学对《唐诗品汇》的影响 132

第一节 《唐诗品汇》与明代诗学主潮 132

第四章 明代的文学思潮与选本 132

二、 《唐诗品汇》的批评及其意义 139

第二节 “前后七子”与李攀龙选唐诗 149

一、“前后七子”的复古诗论 149

二、李攀龙选唐诗 154

第三节 “唐宋派”与《八大家文钞》 160

一、“唐宋派”论文 160

二、《唐宋八大家文钞》论文 167

一、《诗归》与“竟陵派”的诞生 172

第四节 “竟陵派”与《诗归》 172

二、《诗归》中的“竟陵”诗学 178

第五节 晚明诗学的七子余波与《皇明诗选》 187

一、 晚明诗学重返风雅的追求 187

二、 《皇明诗选》的诗论 190

第六节 市民文学的勃兴与通俗选本的产生 196

一、 南戏的繁荣与《元曲选》 196

二、 民歌时调的流行与《市井艳词》 205

第四节 中国选本的批评方式 210

三、 小说编撰之风与《今古奇观》 212

后记 218

第五章 清代文学思潮与选本 219

第一节 “以温柔敦厚为宗”的“御定”与“御选” 219

第二节 “神韵说”与王士祯的唐诗选本 226

第三节 “盛世”的文学批评及其选本 242

一、 沈德潜的“格调”与“别裁” 242

二、 “清真古雅”的“桐城派”古文选本 252

三、 盛世的词论与“浙西派”的《词综》 264

第四节 清中叶以后的“末世情怀”与选本述略 270

第六章 中国选本批评原理综述 282

第一节 选者与选本 283

一、“选者之权力能使人归” 283

二、“虽选古人诗,实自著一书” 285

三、“作者难,而操选政为尤难” 287

四、“选诗非选官” 291

第二节 “动物园里的动物”——作者与选本 296

第三节 “删《诗》之意即读《诗》之意”——读者与选本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2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