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北朝礼制法系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北朝礼制法系研究
  • 作 者:李书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10036047
  • 标注页数:264 页
  • PDF页数:2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1 ≥2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北朝周典化礼制体系 1

二、以礼入法在北朝的基本完成 7

三、对中华法系的宏观认识 12

第一章 北魏孝文帝托周改制 18

第一节 关于礼制的缘起及相关问题概述 18

第二节 孝文帝改制前北魏的国家形态和政治治理 22

一、十六国后期出现的一些复古迹象 22

二、北魏前期社会性质及国家形态的基本估价 25

三、太武帝的“一齐政化”与崔浩之狱再认识 28

第三节 孝文帝以“齐美于殷周”展开的礼制改革 35

小结 44

第二章 北朝周典化礼制体系 45

第一节 以圆丘大祭为核心的北朝祭祀 45

一、昊天大祭以及孝文帝对大祭的改革 45

二、明堂、七庙及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58

第二节 以服制为重点的终丧制度的改革 66

第三节 重定姓氏指导下的婚制改革 83

第四节 以尊老举贤为主要内容的巡狩乡饮之礼 96

第五节 礼制孝本位的回归 104

一、孝观念的北朝的确立 104

二、礼制孝本位的回归 109

三、孝观念下的民间信仰 114

第六节 北朝礼制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119

小结 122

第三章 北朝礼学系统 124

第一节 佛教心性说的缘起及其流传 124

一、佛教心性说的缘起 124

二、佛教心性说在北朝的流传 132

第二节 心性说的佛道、佛儒南北二系 135

第三节 南、北义疏之学与礼学 145

第四节 南、北二系三教在礼制轨道上的归宗及三礼的著述 152

一、南北二系三教在礼制轨道上的归宗 153

二、北朝三礼著述情况 157

三、北朝周隋时对诸学的熔铸 160

小结 160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北系 162

第一节 北魏前礼、法的发展以及二者关系概述 162

一、三代古礼的准法律传统与战国以来法从古礼中的脱蜕 162

二、汉晋时期礼、法分离中的部分糅合 169

第二节 北朝以礼入法及中华法系的基本奠定 182

一、《太和律》的制定、内容和影响 182

二、齐、周以十恶八议为主要内容的法系构架 200

第三节 中华法系为什么能奠定于北朝 206

一、以孝文帝开始的北朝的行之有效的社会性改革 206

二、北朝政治体制的优势和文化系统的吸收功能 220

三、中华法系基本奠定的地缘关系 224

四、关于法系的传承问题 226

小结 230

第五章 对中华法系的基本认识 233

第一节 从《太和律》至《唐律疏议》的脉系传承 233

第二节 《唐律疏议》中的礼制内容 239

一、《唐律》中所反映的法律宗旨 239

二、十恶八议的完善和保护宗庙祭祀的律文 240

三、准五服治罪图 242

四、尊卑容隐制 244

五、刑忌法例及其他 246

第三节 法系判例案由分析 247

附论 北朝周版社会体制模式探索 251

一、周版社会体制的构成 251

二、返本开新的时代 259

后记 26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