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政工干部素质析评与建设
  • 作 者:王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3523816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张蔚萍] 1

绪论 政工干部概述及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理论指导 1

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政工干部 1

(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

(二)政工干部 3

二、政工干部素质研究前沿及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

(一)政工干部素质研究前沿 4

(二)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

三、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理论指导 16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三性论”规定了政工干部素质的三个层次 17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决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方向性和整体性 20

(三)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理论 23

第一章 政工干部素质现状分析 33

一、政工干部基本概况和素质现状 33

(一)政工干部基本概况 33

(二)政工干部素质现状 35

二、政工干部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9

(一)外在因素分析 50

(二)内在因素分析 65

第二章 政工干部素质构成 71

一、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基本内容和要求构成的原则 71

(一)政治思想素质优先的原则 71

(二)德才兼备的原则 72

(三)时代特色的原则 73

(四)系统性的原则 74

(一)政治思想素质 75

二、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75

(二)道德素质 79

(三)作风素质 85

(四)文化素质 88

(五)能力素质 97

(六)身心素质 102

(七)审美素质 113

(一)教育是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最有效的方式 120

一、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是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基础性环节 120

第三章 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思路设计 120

(二)加强培训是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的基本途径 122

二、科学的管理是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保证 127

(一)建立政工干部素质测评机制 128

(二)建立政工干部素质建设激励机制 131

(三)完善政工干部专业评聘,加强政工干部队伍专业化管理 134

(四)建立政工专业职务任职年度考核制度 135

三、实践是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必经之路 136

(一)实践对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的意义 136

(二)政工干部参与实践的要求 139

(三)在实践中提高素质的几种方式 140

四、新世纪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重在修养 143

(一)政工干部素质修养的特性 144

(二)政工干部修养的主要内容 146

(三)政工干部修养的主要途径 147

一、人才测评 151

(一)人才测评的渊源简述 151

第四章 人才测评与政工干部素质 151

(二)现代人才测评的含义及特点 154

(三)现代人才测评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 154

二、现代人才测评的运用--政工干部素质测评 158

(一)干部任用方法综述 159

(二)政工干部素质测评的意义 161

一、政工干部素质测评的主要指标要素 162

(一)能力 162

第五章 政工干部素质测评的技术和方法 162

(二)兴趣 164

(三)性格 166

二、政工干部素质测评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参考 167

(一)智力测评技术与方法 168

(二)个性测评的技术与方法 172

(三)能力测试的技术与方法 174

附1. 政工干部素质自测试题 185

附2. 主要参考书目和文献 237

后记 24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