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希凡编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7305515
- 标注页数:470 页
- PDF页数:47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8 ≥4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儿时记忆 2
一、家事种种 2
二、邻里乡亲 5
三、荷塘与河沿 11
第二章 求生苦旅 22
一、从“小康”坠入困顿 22
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 30
三、重回校园 33
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 38
五、流落石家庄 43
第三章 曙光在前 60
一、命运的转折 60
二、青岛的新家 67
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 76
四、我的读书生活 85
第四章 革命熔炉 98
一、参军入伍进华大 98
二、“大碴筐儿”——思想改造 105
三、共产党送我上大学 114
四、“荣归”山大 125
五、我的“三反五反运动” 131
六、批评吕荧先生文艺学教学事件 134
七、我的“浪漫”爱情 138
第五章 “名扬天下”一、毕业前后的徘徊和思考 150
二、读研与结婚 160
三、两篇文章的出炉 168
四、一举成名天下知 180
五、开启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 192
六、“鲜花”和受奖,不期而至 201
第六章 “多事之秋”一、1955年初的“繁忙” 212
二、莫斯科、华沙与北欧之旅 220
三、报纸改版和两场争论 236
四、“反右斗争”前后 256
第七章 激情岁月 278
一、沸腾的1958年 278
二、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繁荣 282
三、关于《三国演义》与历史剧的争论及其他 296
四、风暴前夕的“反修” 318
第八章 “文革”年代 332
一、“前哨战”与戏曲现代戏会演 332
二、通州西集尹家河二队“四清”工作组 343
三、在《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波中 351
四、进“牛棚”与下干校 359
五、评《红》、校《红》与四届人大 377
第九章 艺术人生 390
一、1976年的中国“大地震” 390
二、粉碎“四人帮”与再下干校学鲁迅 395
三、告别编辑生涯,闯进艺术“殿堂” 409
四、“老有所为”——关于《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和《传神文笔足千秋》的写作 424
附录 443
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 443
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文献中的“证据”来 456
后记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