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姜之虎,朱淳良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9067·4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3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1
一 行政公文的涵义 1
二 行政公文的特点 4
三 行政公文的作用 7
第二节 学习行政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10
一 学习行政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10
二 学习行政公文写作的途径 11
第三节 写作行政公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
一 做好准备工作 13
二 注意突出中心 14
三 重视结构安排 17
四 要善于叙事、说理 21
五 要讲究语言表达 27
第二章 行政公文的产生和发展 40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产生 40
一 行政公文是国家的产物 40
二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公务文书 40
第二节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文 41
一 公文种类有增加 42
二 公文体制程式化 42
三 进一步建立了文书工作制度 43
第三节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公文 45
一 确定公文的名称和用途 46
二 公文体式更趋程式化、文书工作更加制度化 47
第四节 隋唐与宋朝的公文 51
一 增加了公文的种类 52
二 建立了一系列公文制度 52
第五节 元明和清朝的公文 57
一 增加了新的公文种类 59
二 建立了新的公文制度 60
第六节 南京临时政府、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公文 64
第七节 全国解放前党领导的各个革命时期的公文 66
第三章 命令 令 指令 69
第一节 命令、令 69
一 命令、令的来源、性质及其用途 69
二 命令、令的特点 74
三 命令、令的分类 75
四 命令、令的结构及其写作要求 80
第二节 指令 84
一 指令的来源及其用途 84
二 指令的结构及其写作要求 87
第四章 决定 决议 92
第一节 决定、决议的性质和种类 92
一决定、决议的来源、性质及其用途 92
二 决定、决议的种类 93
第二节 决定、决议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98
一 决定、决议的结构 98
二 决定、决议的写作要求 101
第一节 指示的性质、特点和种类 103
一指示的来源及其用途 103
第五章 指示 103
二 指示的性质和特点 104
三 指示的种类 105
第二节 指示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106
一 指示正文的结构 106
二 指示的写作要求 110
第六章 布告 公告 通告 113
第一节 布告 113
一 布告的来源及其用途 113
二 布告的性质和特点 117
三 布告的格式、正文结构和写作要求 117
一 公告的来源及其用途 122
第二节 公告 122
二 公告的性质、特点及其正文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126
第三节 通告 126
一 通告的来源及其用途 126
二 通告的性质和特点 130
三 通告的格式、正文结构及其写作要求和方法 132
第七章 通知 137
一 通知的来源及其用途 137
二 通知的性质和特点 138
三 通知的分类及其正文结构和写作要求 140
第八章 通报 149
一 通报的来源及其用途 149
二 通报的性质和特点 150
三 通报的分类、正文结构及其写作要求和方法 152
第九章 报告 请示 164
第一节 报告 164
一 报告的性质和特点 164
二 报告的种类 165
三 报告的结构 168
四 报告的写作要求 177
第二节 请示 178
一 请示的性质和用途 178
二请示的结构 180
三 请示的写作要求 183
二 批复的来源 185
一 批复的性质和特点 185
第一节 批复的性质、特点和来源 185
第十章 批复 185
第二节 批复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186
一 批复的结构 186
二 批复的写作要求 190
第十一章 函 191
第一节 函的来源及其用途 191
第二节 函的性质和特点 194
第三节 函的分类及其正文结构和写作要求 196
附一 简报 204
一 简报的性质、特点及其作用 204
二 简报的种类和格式 206
三 简报的写作要求 211
附二 行政公文格式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