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凌代文主编;凌代文,东秀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1923205
- 标注页数:176 页
- PDF页数:1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4 ≥17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乳酸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乳酸细菌及其有关属 1
二、乳酸细菌有关属的简况 3
三、乳酸细菌的分属检索表 4
参考文献 5
第二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6
一、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6
二、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 16
三、利斯特氏菌属(Listeria) 18
四、环丝菌属(Brochothrix) 22
五、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 24
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25
参考文献 25
第三章 形成内生芽孢的杆菌 27
一、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 27
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29
参考文献 32
第四章 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球菌 33
一、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33
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38
三、乳球菌属(Lactococcus) 45
四、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 47
五、片球菌属(Pediococcus) 49
六、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 51
七、气球菌属(Aerococcus) 52
八、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54
九、酒球菌属(Oenococcus) 57
十、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58
十一、乳球形菌属(Lactosphaera) 60
十二、营养缺陷菌属(Abiotrophia) 61
十三、孪生球菌属(Gemella) 63
十四、糖球菌属(Saccharococcus) 64
附:蜜蜂球菌属(Melissococcus) 65
参考文献 65
第五章 不规则形的专性厌氧菌 68
一、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68
二、奇异菌属(Atopobium) 80
参考文献 82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84
第六章 乳酸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84
一、概述 84
二、乳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85
三、肉食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89
四、利斯特氏菌的分离和培养 91
五、环丝菌的分离和培养 93
六、产乳酸芽孢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93
七、芽孢乳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94
八、链球菌的分离和培养 96
九、肠球菌的分离和培养 98
十、乳球菌的分离和培养 99
十一、明串珠菌的分离和培养 100
十二、酒球菌的分离和培养 102
十三、双歧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103
参考文献 109
第七章 乳酸细菌的保藏 110
一、概述 110
二、定期移植保藏法 110
三、冷冻干燥法 111
四、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八章 用于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115
一、概述 115
二、用于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及其类别 115
三、多相分类和多相鉴定及其技术 116
参考文献 116
第九章 生化特性的测定 117
一、概述 117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18
三、精氨酸产氨试验 118
四、从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盐产酸产气 119
五、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试验 119
六、淀粉水解 121
七、七叶苷(灵)水解 122
八、石蕊牛奶 122
九、明胶液化试验 122
十、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123
十一、硫化氢的产生 124
十二、马尿酸盐水解 124
十三、精氨酸水解试验 125
十四、葡聚糖的产生 125
十五、溶血反应试验 125
十六、脲酶的测定 126
十七、吡咯烷基芳酰胺酶(PYR)的测定 127
十八、果糖-6-磷酸盐磷酸酮酶(E6PPK)试验 127
附:运动性的检查 128
参考文献 129
第十章 药物敏感性试验 130
一、药敏测定的原理 130
二、常用的药敏测定方法 130
三、药敏试验的培养基 134
四、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 136
参考文献 137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测定分析法 138
一、气相色谱法原理简介 138
二、气相色谱法在乳酸细菌和其他厌氧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139
三、乳酸及其他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140
参考文献 141
第十二章 化学分类特征的测定分析法 142
一、乳酸旋光性的测定 142
二、乳酸细菌含有的醌分析法 145
三、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148
参考文献 152
第十三章 基因型和系统发育型特征的试验方法 153
一、DNA的G+C含量测定 153
二、DNA-DNA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59
三、DNA-rRNA杂交和16S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163
四、PCR技术和基因探针在乳酸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171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