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深层油气成藏要素与富集规律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
  • 作 者:李文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2190156
  • 标注页数:181 页
  • PDF页数:1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7 ≥1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成烃成藏的控制作用 1

第一节 盆地结构静态模型 1

一、区域地质背景 1

二、断陷盆地的断裂样式与结构类型 5

第二节 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8

一、主要断层活动时期分析 8

二、构造发育史分析 13

第三节 构造与油气成藏 17

一、构造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17

二、构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21

三、构造对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23

四、构造对油气藏的保护和改造作用 24

第二章 储层地质建模与有效储层综合评价 27

第一节 储层静态地质模型及主控因素分析 27

一、储层沉积模型 27

二、储层成岩作用模型 31

三、沉积相与沉积作用演变 33

四、成岩环境、成岩作用及其演变 38

第二节 储层物性演化分析及恢复 45

一、测井孔隙度、渗透率的计算 45

二、有效储层的下限值确定 49

三、成岩序列约束下的储层物性恢复 54

四、储层物性的演化模式 64

第三节 有效储层的综合评价 65

一、有效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65

二、区带有利储层评价 66

第三章 温度、压力地质建模及古压力恢复 68

第一节 地层温度、压力地质模型的建立 68

一、地层温度地质模型 68

二、地层压力地质模型 73

第二节 古流体压力热动力学模拟与古压力恢复 81

一、古流体压力热动力学模拟原理 81

二、古流体压力热动力学模拟 83

三、地质时期古压力恢复 90

四、地层异常压力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94

第四章 烃类相态演化及深层资源潜力评价 97

第一节 烃源岩基本特征与生烃演化 97

一、烃源岩基本特征 97

二、生烃演化过程 103

第二节 油气藏烃类相态静态模型 120

一、烃类地下相态识别方法 120

二、典型区带油气藏烃类相态特征与成因类型 126

三、烃类相态演化及分布序列 133

四、资源潜力评价 141

第五章 油气成藏演化过程与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150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实验分析 150

一、有机包裹体荧光观察及GOI测定 150

二、流体包裹体密度分析 153

三、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159

第二节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时期 161

一、东营凹陷北带油气藏成藏期次与成藏时期 161

二、渤南洼陷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时期 164

第三节 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167

一、三元因素控藏油气成藏 167

二、两种油气成藏演化过程 171

三、油气藏分布序列 175

参考文献 17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