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吴承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2672
- 标注页数:1471 页
- PDF页数:14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92 ≥14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1
第一章 诊法 1
第一节 望诊 2
一、全身望诊 2
(一)望神色 2
(二)望形态 5
二、局部望诊 6
(一)望头面 6
(二)望五官 7
(三)望躯体 9
(四)望四肢 10
(五)望皮肤 10
三、望排出物 11
(一)望痰、涕、涎 11
(二)望呕吐物 12
(三)望大便 12
(四)望小便 12
四、望舌 12
(一)望舌体(望舌质) 13
(二)望舌苔 15
第二节 闻诊 16
(三)舌诊的临床意义 16
一、听声音 17
(一)声音 17
(二)语言 17
(三)呼吸 18
(四)咳嗽 18
(五)呕吐 18
二、嗅气味 18
第三节 问诊 19
一、问诊内容 19
(一)问寒热 20
二、问现在症 20
(二)问汗 21
(三)问疼痛 22
(四)问头身胸腹 24
(五)问耳目 25
(六)问睡眠 26
(七)问饮食口味 26
(八)问二便 27
(九)问经带 28
(十)问小儿 29
(二)脉诊的方法 30
(一)脉诊的部位 30
一、脉诊的部位与方法 30
第四节 脉诊 30
二、正常脉象 31
三、常见病脉及临床意义 31
(一)六纲脉 31
(二)浮脉类 34
(三)沉脉类 35
(四)迟脉类 36
(五)数脉类 37
(六)虚脉类 38
(七)实脉类 40
四、脉象的鉴别 41
(一)对举法 41
(二)类比法 42
第二章 辨证 4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44
一、表里 44
二、寒热 46
三、虚实 47
四、阴阳 48
五、八纲的相互关系 50
第二节 内伤病辨证 55
一、气血津液辨证 56
二、脏腑辨证 64
第三节 外感病辨证 94
一、六淫辨证 94
二、六经辨证 96
三、卫气营血辨证 100
四、三焦辨证 104
第三章 治则与治法 108
一、治病求本 108
(一)正治与反治 108
(二)治标与治本 109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11
(一)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111
二、扶正祛邪 111
三、调整阴阳 112
(一)损其偏盛 112
(二)补其偏衰 112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13
(一)因时制宜 113
(二)因地制宜 113
(三)因人制宜 113
五、八法要则 114
(一)汗法 114
(四)和法 115
(二)吐法 115
(三)下法 115
(五)清法 116
(六)温法 116
(七)消法 116
(八)补法 117
下篇 119
第一章 传染病、时行病类 119
1.1 霍乱[时疫] 119
1.2 鼠疫 128
1.3 春温[瘟] 132
1.4 暑温[瘟] 147
1.5 伤暑[瘟] 160
1.6 中暑 163
1.6.1 暑脱 171
1.6.2 暑厥[闭] 172
1.6.3 暑风[痉] 173
1.7 疰夏 174
1.8 夏季热 180
1.9 软脚瘟 185
1.10 感冒 188
1.11 麻疹 200
1.12 风疹[痧] 206
1.13 水痘 215
1.14 白喉 218
1.15 百日咳 223
1.16 烂喉丹痧 227
1.17 痄腮 232
1.18 肝热病 236
1.19 肝瘟 239
1.20 痢疾 244
1.20.1 暴痢 254
1.20.2 疫毒痢 254
1.20.5 奇恒痢 255
1.20.3 休息痢 255
1.20.4 噤口痢 255
1.21 湿阻 258
1.22 湿温[瘟] 261
1.23 疫斑热 272
1.24 温[瘟]毒发斑 279
1.25 稻瘟病 283
1.26 疟疾 287
第二章 寄生虫病类 297
2.1 赤[扁]虫病 297
2.2 肺[吸]虫病 299
2.3 寸白虫病 302
2.4 囊虫病 305
2.5 包虫病 307
2.6 丝虫病 310
2.7 黄胖[肿]病 314
2.8 蛔虫病 318
2.9 蛲虫病 321
2.10 鞭虫病 323
2.11 肝虫病 325
2.12 蛊虫病 327
2.12.1 急性蛊虫病 327
2.12.2 慢性蛊虫病 330
2.12.3 晚期蛊虫病 332
第三章 脑系病类 335
3.1 痫病 335
3.2 癫病 344
3.3 狂病 351
3.4 癫狂病 356
3.5 多寐 358
3.6 不寐 366
3.7 卑惵 375
3.8 神劳 382
3.9 脏躁 392
3.10 百合病 399
3.11 中风 405
3.11.1 出血性中风 406
3.11.2 缺血性中风 410
3.12 风[喑]痱 415
3.13 厥[真]头痛 424
3.14 风厥 427
3.15 气[郁]厥 430
3.16 血[脉]厥 433
3.17 痰厥 436
3.18 冷[阴][寒]厥 438
3.19 酒厥 439
3.20 尸厥 441
3.21 中恶;卒忤 446
3.22 脑痨 450
3.23 脑瘤 456
3.24 脑络痹 465
3.25 脑萎 472
3.26 痴呆 481
3.27 颤病 485
3.28 口僻 492
3.29 偏头风[痛] 495
3.30 面风痛 505
3.31 颅脑痈 509
3.32 脑鸣 517
3.33 晕动病 523
3.34 头部内伤 530
第四章 心系病类 538
4.1 心痹 538
4.2 心衰 542
4.3 肺心病 551
4.4 心瘅 561
4.5 心动悸 570
4.6 胸痹[心痛] 581
4.7 厥[真]心痛 594
4.8 高原胸痹 597
4.9 心厥 603
4.10 支饮 609
4.11 风眩 612
4.12 虚眩 615
4.13 血劳 617
4.14 髓劳 626
4.15 紫癜病 636
4.16 血溢病 639
4.17 恶核 647
4.18 血脱;脱血 652
4.19 液脱 657
第五章 肺系病类 661
5.1 肺热病 661
5.2 肺咳 675
5.2.1 暴咳 675
5.2.2 久咳 687
5.3 哮病 692
5.4 肺胀 706
5.5 肺络张 716
5.6 肺痿 726
5.7 肺痈 732
5.8 肺痨 739
5.9 肺癌 751
5.10 肺水 755
5.11 肺厥 760
5.12 肺衰 768
5.13 尘肺 776
5.14 悬饮 785
5.15 干胁痛 788
6.1 呃逆病 796
第六章 脾系病类 796
6.2 膈疝 806
6.3 食管瘅 811
6.4 食管痹 816
6.5 食管癌 822
6.6 胃疡 827
6.7 胃瘅 837
6.8 胃络痛 844
6.9 胃痞 854
6.10 胃胀 861
6.11 胃缓 864
6.12 胃瘕 873
6.13 胃反 879
6.14 胃癌 889
6.15 饥[食]厥 894
6.16 伤食 898
6.17 厌食 904
6.18 食亦 911
6.19 胃石 913
6.20 胃饮 919
6.21 类霍乱 923
6.22 泄泻[暴泻] 931
6.23 久泄 942
6.24 大瘕泄 946
6.25 伏梁 951
6.26 肠瘤 961
6.27 肠癌 964
6.28 肠痨 968
6.29 小肠瘅 974
6.30 肠痈 981
6.31 脱肛 990
6.32 气腹痛 993
6.33 肠郁 995
6.34 肠痹 1003
6.35 肠结 1006
6.36 脾约 1015
6.37 脾痿[消] 1025
6.38 脾水 1034
6.39 肥气 1037
6.40 胰瘅 1042
6.41 胰胀 1050
6.42 胰痈 1056
6.43 胰癌 1059
6.44 消渴 1067
6.45 消渴厥 1078
7.1 肝痈 1085
第七章 肝系病类 1085
7.2 肝痨 1088
7.3 肝癖[痞] 1092
7.4 肝著 1097
7.5 肝积 1108
7.6 鼓胀 1117
7.7 肝瘤 1130
7.8 肝癌 1131
7.9 肝厥 1136
7.10 胆疸 1143
7.11 血疸 1145
7.12 蚕豆黄 1149
7.13 胆瘅 1150
7.14 胆胀 1158
7.15 胆石 1165
7.16 胆癌 1174
7.17 蛔厥 1181
第八章 肾系病类 1185
8.1 风水 1185
8.2 皮水 1195
8.3 石水 1199
8.4 肾水 1204
8.5 正水 1207
8.6 溢饮 1211
8.7 肾瘅 1214
8.8 肾著[着] 1222
8.9 肾痈 1225
8.10 肾垂 1228
8.11 肾痨 1233
8.12 肾癌 1239
8.13 肾厥 1242
8.14 肾衰 1245
8.14.1 急性肾衰 1245
8.14.2 慢性肾衰 1255
8.15 热[急]淋 1260
8.16 劳淋 1270
8.17 石淋 1279
8.18 痨淋 1282
8.19 膀胱癌 1285
8.20 癃闭 1288
8.21 遗尿 1296
8.22 尿崩 1305
8.23 小便不禁 1308
8.24 尿道瘘 1310
8.25 缩阴病 1313
8.26 黑疸 1319
第九章 躯体瘿、痹、痿、瘤等病类 1329
9.1 气瘿 1329
9.2 肉瘿 1331
9.3 石瘿 1333
9.4 瘿气 1335
9.5 瘿劳 1338
9.6 侠瘿瘅 1340
9.7 三痹 1342
9.8 尪痹 1353
9.7.3 著[湿]痹 1353
9.7.2 痛[寒]痹 1353
9.7.1 行[风]痹 1353
9.9 肌肉痹 1358
9.10 筋痹 1365
9.11 皮痹 1367
9.12 血痹 1375
9.13 脉痹 1377
9.14 骨痹 1381
9.15 偏痹 1384
9.16 脊痹 1387
9.17 落枕 1389
9.18.1 项痹 1392
9.18 顽痹 1392
9.18.2 肩痹 1396
9.18.3 腰痹 1398
9.18.4 膝痹 1401
9.18.5 足跟痹 1403
9.19 肢痹 1405
9.20 痛风 1406
9.21 肌[肉]痿 1414
9.22 筋痿 1418
9.23 痿躄 1420
9.24 肢痿 1430
9.25 [腓踹]转筋 1433
9.26 肉痉 1435
9.27 眉棱骨痛 1437
9.28 胁肋痛 1439
9.29 侏儒 1448
9.30 肥胖病 1450
9.31 干燥病 1452
9.32 脚气 1456
9.33 青腿牙疳 1463
9.34 糙[癞]皮病 1466
9.35 狐疝 1468
9.36 腿风 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