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 作 者:成复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00013554
  • 标注页数:456 页
  • PDF页数:4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3 ≥4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审美与文化 1

导论 审美·文化·人 1

2.文化与人 5

3.人与审美 13

第一章 儒家宗法社会本位论的人学与美学 22

一、儒家之人:宗法社会的完全角色 22

1.儒家的人本论 23

2.儒家的人格论 32

3.儒家人学的迷误 44

1.“比德”与“悦心”——美的本质:理义 48

二、儒家之美:伦理人格的感性体现 48

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美的形态:中和 61

3.“游于艺”与“成于乐”——美的功能:成德 68

三、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 74

1.关于积淀说 74

2.社会理性、个体感性与美 78

3.社会理性、个体感性与人 89

第二章 道家宇宙自然本位论的人学与美学 93

一、道家之人:“人貌而天虚” 93

1.对人的否定 94

2.向天的回归 113

3.道家人学的过失 127

二、道家之审美:“游心于物之初” 132

1.“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家的美论:境界 133

2.“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道家的审美论:体验 142

3.“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道家的审美理想:自然 154

三、超越自然与超越自我 163

1.两种超越与审美 165

2.两种超越与人 173

3.中国传统文化之本:超越自我 179

第三章 个体意识的觉醒与审美的自觉 184

一、个体意识的觉醒 184

1.个人价值的发现 185

2.自我生活的追求 189

3.感性心灵的苏醒 192

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的限度 194

二、审美的自觉 203

1.“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个体感性的觉醒与文艺和审美的独立 204

2.“情”、“采”、“味”*——个体感性的觉醒与对文艺特征的揭示 209

3.“神与物游”——个体感性的觉醒与对审美规律的认识 216

三、从“声无哀乐”到“气韵生动” 226

1.“声无哀乐”:悦神 227

2.“气韵生动”:悦目、悦情 241

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育 246

第四章 时代精神的转移与美学思想的演变 247

一、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 247

1.以形写神 248

2.离形得似 251

3.心性为本 254

二、从“文以气为主”到“文以韵为主” 258

1.文以气为主 259

2.文以韵为主 264

3.淡远为高 273

三、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 281

1.由象而境 281

2.境的特征 286

3.无我为至 305

四、时代精神的转移 311

1.道学气象 311

2.时代幽人 320

3.深化与老化 334

第五章 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美的解放 339

一、主体意识的觉醒 340

1.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 340

2.人本论的根本变革 356

3.一种新的人格的诞生 373

二、“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个体感性对传统理性的挑战 385

1.个体感性的高扬 385

2.个体感性与社会理性的关系的颠倒 393

3.向新的社会理性的升华 401

三、“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自由创造对古典规范的抗争 405

1.古与今 406

2.雅与俗 414

3.法与“我” 420

四、“愤积决裂,挐戾关接”——冲突的美对和谐原则的突破 430

1.激情的爆发 431

2.世界的降服 438

3.冲突的美 445

五、“自新大陆交响曲” 450

余论 现实在这里沉思 454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