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  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儒学传统
  • 作 者:盛邦和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1301174X
  • 标注页数:471 页
  • PDF页数:47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9 ≥4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篇 源头 1

第一章 中日儒学的萌变 2

第一节 中国心学的出现 2

第二节 日本理学与阳明学 18

第二章 中日史学的初变 58

第一节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及提倡“人伦日用” 58

第二节 开创德川史学的林罗山 64

第三章 小结与比较 75

第二篇 分化中的自变 82

第一章 中国史学重商及变革精神的出现 83

第一节 史学“自变”的儒学驱动:颜习斋的市民价值观 83

第二节 戴震的“原典”史观 91

第三节 沈垚史学中实学思想及重商精神 100

第二章 日本传统变革与市民史学 107

第一节 铃木正三、二宫尊德、石田梅岩与传统变革 107

第二节 水户史学的“王政复古论” 134

第三节 新井白石与日本市民史学 142

第四节 伊达千广史学与《大势三转考》 150

第三章(参考) 崔汉绮“运化”史观与朝鲜儒学的演变 156

第四章 小结与比较 168

第三篇 冲突中的激变 185

第一章 中国边疆与世界史地研究及“世界商战论” 186

第一节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86

第二节 世界史地研究的发达 189

第三节 王韬的法国史及普法战争史研究 196

第四节 第一部欧美出使记 201

第五节 关于明治维新的最初记录 205

第六节 马建忠与郑观应的“富民说”、“商战论” 210

第二章 日本世界市场主义与“攘夷开国论” 217

第一节 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大久保利通、福泽谕吉等人的“世界市场”思想 217

第二节 佐久间象山的《省諐录》与其“技术开国”观 223

第三节 横井小楠的《国是三论》与其“制度开国”观 228

第四节 吉田松阴《讲孟札记》中的“开国说”与史学思想 233

第三章(参考) 朝鲜近代化精神与东西冲突 261

第四章 小结与比较 270

第四篇 变革中的再造 288

第一章 中国史学与儒学传统的扬弃、再造 290

第一节 龚自珍今文经学及其历史变易论 290

第二节 严复《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史观 301

第三节 借镜东邻的《日本国志》 306

第四节 康有为史学对旧儒学的改造 313

第五节 梁启超及其“新史学” 319

第二章 日本近代化精神与传统的回归、再造 340

第一节 福泽谕吉的“文明转型史观” 340

第二节 中村正直等人对西方伦理精神史的研究与传播 348

第三节 明治时代儒学地位的再显与“新国教体系”的重建 362

第四节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与《论语讲义》 374

第三章(参考) 朝鲜启蒙主义思潮与朴殷植 386

第四章 小结与比较 393

第五篇 综论与总体比较 410

第一章 东方社会形成学说与近代化研究 411

第二章 从日本看东亚近代化民族精神产生的社会经济 形态基础 421

第一节 日本土地制度发展与特征 421

第二节 日本城市经济发展与特征 432

第三章 中日近代化民族精神的内容及总体比较 442

后记 470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