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留珠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24006483
- 标注页数:469 页
- PDF页数:47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7 ≥4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西周的世官制及乡举里选 12
第一节 世官制 12
一、现有史料中所见周代世官的情况 12
二、周代世官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的结合 15
三、如何认识世官制 19
第二节 远古选举制的遗存 22
一、乡举里选 22
二、乡举里选为什么要结合乡饮酒礼与乡射礼而进行 27
三、国学选士与大射择士 31
第二章 春秋战国选官制度的改革 40
第一节 春秋时改革选官制度的初步实践 40
一、改革选官制度的若干尝试 40
二、明贤思想的发展 48
第二节 战图时选官制度改革的胜利进行 59
一、任贤观念的深化 59
二、新选官制度的建立 70
第三章 秦汉时期察举制的确立与发展 81
第一节 秦朝的选官制度 81
一、秦的主要仕途 81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87
第二节 以察举制为主体的两汉选官制度 90
一、察举制从产生到完全确立 90
二、察举诸科目 97
三、两汉察举的特点及其利弊 108
四、察举以外的各种仕途 11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及其它入仕途径 133
第一节 九品官人法 133
一、九品官人法创立的原因 133
二、九品官人法的具体内容 140
三、九品官人法实施情况的解析 150
四、九品官人法的利弊及其在选官实践中的作用 158
第二节 其它入仕途径 164
一、州郡岁贡秀才、孝廉 164
二、特诏与征辟 171
三、任子、卖官等仕途 175
第五章 隋唐的科举和铨选 188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188
一、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之说可以成立 188
二、唐科举发展概述 197
三、唐科举科目 205
四、唐科举考试的体例 212
五、唐科举考试的过程 218
六、唐科举制的社会功能及流弊 226
第二节 唐代铨选制度 236
一、铨选和铨选的对象 236
二、铨选的程序与方法 241
三、铨选制的社会效果与局限 245
第六章 两宋科举及科举以外的仕途 253
第一节 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 253
一、殿试制度的确立 253
二、“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实现 261
三、科场文体的改革 271
四、制科、词科与武举 280
五、宋科举考试的弊端 294
第二节 科举以外的仕途 302
一、学校试 302
二、荐举与补荫 312
第七章 辽、夏、金、元的选官制度 319
第一节 辽、夏、金选举概况 319
一、辽、夏的科举 319
二、金的科举 325
三、金之荐举、吏道等仕途 334
第二节 元选官制度述要 343
一、科举与学校 343
二、吏员出职 355
三、荐举、用荫与赀选 362
第八章 明清的科举选官 369
第一节 学校制度 369
一、与科举合流的府州县学 369
二、国子学及其学生之出仕 380
第二节 八股取士 392
一、科举考试程序 392
二、八股文 407
三、武举和清之制科、繙译科 417
四、士子生活及科场弊窦 424
五、农民政权的科举 437
六、清末科举制的终结 447
第三节 其它仕途 454
一、荐擢 454
二、荫叙 458
三、赀选 461
四、吏道 464
后记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