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共有制论丛  共有制与马克思主义
  • 作 者:潘强恩,蔡中兴,漆光瑛
  • 出 版 社:深圳:海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6156240
  • 标注页数:263 页
  • PDF页数:2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0 ≥2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共有制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考 1

(一)思考的提出与有关的讨论 1

(二)物质基础:现代化大生产 5

(三)代替私有制的合理形式 11

(四)共同富裕的体制 16

(五)消除产生剥削的条件 21

二、共有制与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思考 26

(一)思考的出发点 26

(二)现实的理论发端 30

(三)空想主义者的经验教训 35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改造道路 46

(五)共有制的实践与马克思的思考 50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的启示 53

(一)列宁的实践与新经济政策 53

(二)前苏联20-30年代的论争 73

(三)“斯大林模式” 105

(四)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践 124

(五)苏东改革失败的教训 129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的启示 136

(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道路 136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152

(三)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76

五、共有制的基本思路 208

(一)建立合理的有效的产权结构 208

(二)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215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适的发展形式 223

(四)形成多种形式的分配体系 228

(五)寻求人的解放的出路 235

六、共有制的不同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遵循的基本原则 239

(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表现与属性 239

(二)马克思主义赋予的新内容 245

(三)实践中得出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51

结束语 260

后 记 26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