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威慑理论与导弹防御
  • 作 者:吴莼思著
  • 出 版 社:北京:长征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0157075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威慑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

第一节 威慑的涵义 1

第二节 威慑的要素 8

第三节 威慑的逻辑 18

第二章 核时代的威慑 31

第一节 核武器赋予威慑新意义 31

第二节 核威慑研究的演进 39

第三节 影响威慑理论演变的主要因素 55

第三章 弹道导弹防御的概念与演变历史 66

第一节 有关导弹与导弹防御的概念 66

第二节 导弹和导弹防御的出现 69

第三节 《反弹道导弹条约》 74

第四节 “战略防御倡议” 80

第五节 小结 86

第四章 美国在冷战后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的意图与状况第一节美国在冷战后发展导弹防御计划的意图 94

第二节 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105

第三节 国家导弹防御 121

第四节 小结 134

第五章 导弹防御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142

第一节 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 142

第二节 对国际战略稳定的影响 154

第三节 对东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163

第四节 小结 175

第六章 导弹防御对威慑理论的影响 186

第一节 报复威慑VS拒止威慑 186

第二节 防御在威慑中的作用 203

第三节 对核威慑的批评 217

附录一 100,000英尺以下裂变武器爆炸发出能量的分布情况 237

附录二 导弹分类框图 238

附录三 弹道导弹飞行阶段 239

附录四 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目标示意图 240

附录五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示意图 241

附录六 美国人眼中的战区弹道导弹威胁 242

附录七 “萨德”系统的防御脚印 243

附录八 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244

附录九 美俄首脑关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联合声明 250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