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泽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2022178
- 标注页数:411 页
- PDF页数:42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4 ≥4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不当得利的意义、机能及体系构成 1
第一节 不当得利的意义、机能及体系构成 1
第二款 不当得利的意义 2
第三款 不当得利法的机能 3
第四款 不当得利的体系构成 4
第二节 不当得利在比较法上的观察 7
第一款 大陆法系的不当得利法 7
第二节 不当得利在比较法上的观察 7
第二款 英美法上的不当得利 11
第三款 Pomponius氏“损人利己,违反衡平”原则的实践 14
第三节 现行民法上不当得利制度的形成 15
第三节 现行民法上不当得利制度的形成 15
第一款 不当得利法的形成 15
第二款 学说与实务 16
第三款 比较法与不当得利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17
第四节 衡平思想与不当得利 18
第一款 衡平思想与不当得利法的发展 18
第四节 衡平思想与不当得利 18
第二款 “最高法院”见解的分析讨论 19
第一款 统一说及非统一说 24
第五节 不当得利的统一说、非统一说及类型化 24
第五节 不当得利的统一说、非统一说及类型化 24
第二款 不当得利的类型化 27
第一节 给付不当得利的意义、功能 32
第一节 给付不当得利的意义、功能 32
第二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一):给付不当得利 32
第二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一):给付不当得利 32
第二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成立要件 36
第二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成立要件 36
第一款 受利益:基于给付而受利益 37
第二款 致他人受损害:给付关系 41
第一项 致他人受损害的规范功能及其解释适用 42
第二项 以给付关系取代直接因果关系 50
第三款 无法律上的原因:欠缺给付目的 53
第四款 举证责任 57
第五款 给付不当得利实务上重要案例的分析讨论 57
第三节 三人关系的给付不当得利 75
第三节 三人关系的给付不当得利 75
第一款 概说 75
第二款 给付连锁 78
第三款 缩短给付 81
第四款 指示给付关系 83
第一项 指示给付的意义及其基本法律关系 83
第二项 原因关系(基础关系)不存在 84
第三项 指示瑕疵 89
第五款 第三人利益契约 95
第六款 债权让与、债务承担 100
第七款 保证 104
第八款 第三人清偿 106
第九款 误偿他人之债 108
第四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 110
第四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 110
第一款 概说 110
第二款 给付系为履行道德上之义务 111
第三款 清偿期前之清偿 113
第四款 明知无债务之清偿 114
第五款 不法原因之给付 116
第一项 因不法原因而为之给付,不得请求返还 116
第二项 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 135
第五节 给付不当得利的体系构成 136
第五节 给付不当得利的体系构成 136
第三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138
第一节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请求权 138
第一款 基本理论 138
第一节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请求权 138
第三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138
第二款 无权处分 148
第三款 出租他人之物、共有物;违法转租 163
第四款 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167
第五款 债权、占有 171
第六款 侵害智慧财产权 172
第七款 侵害人格权 173
第八款 强制执行、查封拍卖及征收 175
第九款 基于法律规定而生的物权变动与不当得利 185
第二节 求偿不当得利请求权 193
第二节 求偿不当得利请求权 193
第一款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比较 194
第三节 支出费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194
第四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比较与关系 194
第三节 支出费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194
第四节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比较与关系 194
第二款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适用关系 196
第一节 法律问题及规范模式 200
第四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效力 200
第四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效力 200
第一节 法律问题及规范模式 200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 201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 201
第一款 所受利益(原物返还)及更有所取得 201
第二款 价额偿还 205
第三款 强迫得利 213
第三节 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 215
第一款 善意受领人的返还责任 215
第三节 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 215
第二款 恶意受领人的返还责任 229
第三款 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234
第四节 不当得利的多数当事人:连带责任? 237
第四节 不当得利的多数当事人:连带责任? 237
第五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消灭时效 242
第五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消灭时效 242
第一节 添附与不当得利:第816条规定 248
第五章 “得依关于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返还所受之利益” 248
第五章 “得依关于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返还所受之利益” 248
第一节 添附与不当得利:第816条规定 248
第二节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与不当得利的返还:第197条第2项规定 250
第二节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与不当得利的返还:第197条第2项规定 250
第三节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给付不能的效力与不当得利:第266条第2项规定 252
第三节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给付不能的效力与不当得利:第266条第2项规定 252
第四节 赠与的撤销与不当得利:第419条第2项规定 253
第四节 赠与的撤销与不当得利:第419条第2项规定 253
第六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 255
第一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 255
第六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 255
第一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 255
第二节 不当得利与契约 258
第二节 不当得利与契约 258
第三节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264
第三节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264
第四节 不当得利与物上请求权、占有回复关系 268
第四节 不当得利与物上请求权、占有回复关系 268
第五节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274
第五节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274
第六节 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公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275
第六节 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公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275
第七章 不当得利法的体系构成与请求权基础 281
第一节 不当得利法的体系构成 281
第七章 不当得利法的体系构成与请求权基础 281
第一节 不当得利法的体系构成 281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 284
第一款 给付不当得利 284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 284
第二款 非给付不当得利 288
附录(一):不当得利案例法的体系构成 295
附录(一) 不当得利案例法的体系构成 295
附录(二) 不当得利的立法资料 387
附录(二):不当得利的立法资料 387
附录(三):事项索引 403
附录(三) 事项索引 403
主要参考书目 407
主要参考书目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