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孙晓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8139
- 标注页数:191 页
- PDF页数:20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历史成为哲学范畴 9
一 历史意识的滥觞 9
(一)历史学中的神话 10
(二)神话中的历史意识 13
(三)历史意识的理性化 15
二 历史跃入哲学的视界 19
(一)寻找历史之后的普遍原因 20
(二)历史理解的不同维度 23
(三)历史唯物主义时代境遇 27
第二章 历史的思辨观念 30
一 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 31
(一)时间性与历史 31
(二)基督教神学与古典理论的彻底决裂 39
(三)基督教神学对历史理解方式的开启 43
二 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思辨色彩 47
(一)历史哲学诞生的历程 47
(二)历史成为思辨的对象 50
三 思辨的历史哲学的超验世界 53
(一)寻找历史主体的超验历程 54
(二)奔向目的的超验运动 63
第三章 历史的镜式观念 71
一 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兴起 72
(一)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72
(二)从历史本体论到历史认识论 76
二 寻求历史认识的真理 78
(一)历史认识性质 78
(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88
(三)历史认识论的贫困 102
第四章 历史的叙事观念 107
一 历史的黄昏: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107
(一)“后历史时代”的来临 107
(二)“语言学转向”的理论前缘 114
二 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叙述话语与历史再现 116
(一)后现代叙事话语的新落点 116
(二)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学 122
(三)“历史的诗学”的价值效应与空场 127
第五章 观念历史的终结 136
一 历史思维的呼出 137
(一)西方历史哲学的困境 137
(二)现代西方哲学中历史思维的凸显 140
(三)走向历史的哲学革命 144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变革 150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内涵 150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 153
(三)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157
(四)历史的思维逻辑即辩证法的逻辑 160
三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哲学难题的回答 163
(一)全部的社会历史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163
(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就是人类活动的规律性 167
(三)历史认识的真理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过程 170
结束语 179
参考文献 182
跋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