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达索扬(М.А.Дасоян),(苏)阿古夫(И.А.Агуф)著;华寿南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5033·4974
- 标注页数:364 页
- PDF页数:37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1 ≥3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绪-1铅蓄电池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1
绪-2铅蓄电池在俄国产生 6
绪-3铅蓄电池在苏联的发展 9
绪-4铅蓄电池在现代技术中的意义 15
第一章 铅蓄电池的热力学理论 20
1-1Pb-H2SO广H2O体系的平衡 20
1-2铅蓄电池电极上的电势形成过程 32
1-3铅蓄电池的成流过程及其热力学论据 39
1-4有可变氧化度的二氧化铅电极的热力学理论 44
第二章 活性物质多孔结构对铅蓄电池电极过程的影响 57
2-1沿铅蓄电池电极厚度方向的极化分布 57
1)多孔电极 57
2)主要关系 58
3)弱极化时电极行为的特点 66
2-2极化曲线方程 70
2-3表面活性物质对铅蓄电池负极极化均匀程度的影响 75
2-4放电过程理论 80
1)蓄电池电极的放电曲线 80
2)容量与放电条件之间的关系 89
3)硫酸的扩散对蓄电池电极放电的影响 95
2-5按铅蓄电池电极高度的极化分布 98
2-6铅蓄电池电极上极化分布的实验研究结果 103
3-1二氧化铅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09
第三章 铅蓄电池的正极 109
3-2二氧化铅的电化学性质 117
1)二氧化铅电极的阳极行为 117
2)PbO2?PbSO4平衡的交换电流 125
3)二氧化铅阴极还原的机理 132
4)二氧化铅电极的放电特性 140
3-3正极活性物质损坏的机理 148
3-4正极自放电 154
1)电极容量提高的前景 162
3-5改进正极活性物质特性的途径 162
2)磷酸对二氧化铅电极特性的影响 164
3)延长正极活性物质寿命的途径 175
3-6正极板栅的腐蚀 181
1)铅的阳极腐蚀机理 181
2)合金添加剂对铅和铅锑合金的阳极腐蚀的影响 187
3)用砷配制的铅合金 193
4)用银配制的铅合金 208
5)用钙配制的铅合金 214
6)铅合金阳极腐蚀的某些规律 216
3-7在铅合金阳极腐蚀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物膜的特性 225
1)阳极膜的结构和相组成 225
2)多层氧化物膜的热力学理论 235
3)铅及铅合金上阳极膜的形成和阴极还原的动力学 240
3-8正极板栅的腐蚀变形 252
1)关于腐蚀变形的基本概念 252
2)自由悬杆的腐蚀变形 254
3)紧固固定的圆柱形杆的腐蚀变形理论 256
4)机械负荷对铅合金阳极腐蚀的影响 263
5)铅及铅合金的阳极氧化试样的变形 265
第四章 铅蓄电池的负极 271
4-1充放电过程的机理 271
1)铅的阳极钝化和硫酸铅还原的基本规律 271
2)有机化合物在铅电极上的吸附作用 278
3)表面活性物质和硫酸钡对负极放电特性的影响 287
4-2负极的自放电 299
1)铅自溶的基本规律 299
2)阳极合金组分向负极的电解迁移 306
3)负极上的氢析出超电势 313
4)负极自放电的抑制剂 322
4-3负极硫酸盐化及其防止方法 336
4-4铅蓄电池充电时三氢化锑析出的动力学 339
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