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交通史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 其他书籍
交通史学概论
  • 作 者:魏启宇编著
  • 出 版 社: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311000793
  • 标注页数:210 页
  • PDF页数:22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1 ≥21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交通运输的历史 1

第一节道路、公路交通简史 1

一、 古代 1

二、 近代 5

三、 现代 8

第二节水运简史 10

一、 古代 10

二、近代 15

三、 现代 17

第二章交通运输在社会发展中的 21

地位和作用 21

第一节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1

一、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21

二、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23

三、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 23

第二节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5

一、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8

二、 对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的作用 32

三、 对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33

四、 对军事的作用 35

功能 38

第一节交通史学的含义 38

第三章交通史学的兴起及其社会 38

第二节交通史学的兴起 42

一、 交通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42

二、 交通史学的实践 44

第三节交通史学的社会功能 49

第四章历史观和交通史学的理论 54

构架 54

第一节历史观 54

一、 唯心史观 54

二、 唯物史观 56

三、 唯物史观是交通史学的根本指导原则 59

第二节交通史学的理论构架 61

一、 交通历史本体论 63

二、 交通历史认识论 65

三、 交通史学方法论 67

第五章交通史学研究的对象和特征 73

第一节交通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73

一、 公路交通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73

二、 水运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75

第二节交通史的特征 79

一、 一条主线 79

二、 两对矛盾 81

三、 三个阶段 83

四、 四个因素 86

五、 五种关系 88

一、 史料的作用和种类 93

第一节史料学简述 93

整理 93

第六章史料学与交通史料的收集 93

二、 目录学 99

三、 辨伪学及其他 106

第二节交通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108

一、 史料收集的范围 108

二、 史料收集的方法 111

三、 史料的考订与筛选 114

四、 史料汇编 117

附录交通史籍举要 121

位 125

一、 交通史书的类型及其在交通史学中的地 125

第一节基本要求 125

第七章交通史书的编撰 125

二、 编撰交通史书的主要原则 127

三、 衡量交通史书质量的标准 133

第二节体载和体例 134

一、 体载 134

二、 体例 139

第三节篇目结构 142

一、 断限分期 142

二、 篇目的拟定 145

三、 标目 148

第四节史实的表述 150

一、 人物的表述 151

二、 地点的表述 153

三、 时间和过程的表述 154

四、 情节的表述 156

第五节史论结合 157

一、 历史背景的分析和论述 158

二、 史事记叙与论述有机地结合 161

三、 史论结合要区别不同情况,掌握重点 165

第六节语言文字的要求 167

一、 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167

二、 史书文字表述的特征 168

三、 史书的文体 172

第八章交通史学与有关学科的交 176

叉及融台 176

第一节交通史学与交通运输经济学 177

第二节交通史学与交通技术科学 179

第三节交通史学与历史地理学 183

第四节交通史学与考古学 187

第五节交通史学与哲学 189

第九章交通史学发展的前景 193

第一节开阔视野,使交通史学的研究向纵深发 193

展 193

一、 理论研究 193

二、 多层次、多角度研究 196

三、 历史结合现实研究 200

四、 进一步开发交通史学资源 203

第二节稳定交通史学队伍,提高编史人员的修 205

养 205

一、 保持交通史学队伍的稳定性 205

二、 提高编史人员的修养 20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