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经济犯罪学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经济犯罪学
  • 作 者:李永升,朱建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839862
  • 标注页数:390 页
  • PDF页数:40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7 ≥3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总论 3

第一章 经济犯罪的概念和分类 3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概念 3

一、经济犯罪概念的嬗变 3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聚讼 5

三、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研究结论 9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特征 10

一、发生领域的特定性 10

二、经济犯罪的复杂性 11

三、经济犯罪的隐蔽性 12

四、经济犯罪的巨大危害性 13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分类 15

一、国外经济犯罪的分类 15

二、我国经济犯罪的分类 16

第二章 经济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危害 20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20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危害 28

一、对权利人的危害 28

二、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30

三、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危害 32

第三章 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 35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概述 35

一、经济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属性 35

二、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 37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客体 41

一、经济犯罪客体的概念 41

二、经济犯罪客体的种类 42

三、经济犯罪的犯罪对象 44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客观要件 44

一、经济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和意义 44

二、经济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 45

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主体 46

一、经济犯罪主体的概念 46

二、经济犯罪主体的种类 47

第五节 经济犯罪的主观要件 49

一、经济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和意义 49

二、经济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 49

第六节 经济犯罪的形态 52

一、经济犯罪的形态概述 52

二、经济犯罪的既遂形态 52

三、经济犯罪的预备形态 53

四、经济犯罪的未遂形态 55

五、经济犯罪的中止形态 56

第七节 经济犯罪的共犯 57

一、经济犯罪共犯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57

二、经济犯罪共犯人的种类及其处罚原则 58

第八节 经济犯罪的罪数 61

一、经济犯罪罪数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 61

二、经济犯罪罪数不典型的诸种情况 62

第九节 经济犯罪的数额 65

一、经济犯罪数额的概念 65

二、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表现形式 66

三、经济犯罪数额的种类 67

四、经济犯罪数额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68

第四章 经济犯罪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70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成因 70

一、经济犯罪的政治原因 70

二、经济犯罪的经济原因 74

三、经济犯罪的思想文化原因 76

四、经济犯罪的道德原因 80

五、经济犯罪的法律原因 83

六、经济犯罪的体制原因 87

七、经济犯罪的个体原因 91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防治对策 96

一、经济犯罪政治方面的对策 96

二、经济犯罪经济方面的对策 99

三、经济犯罪思想文化方面的对策 100

四、经济犯罪道德方面的对策 102

五、经济犯罪法律方面的对策 104

六、经济犯罪体制方面的对策 106

七、经济犯罪个体方面的对策 109

第二编 分论 115

第五章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115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概念和分类 115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概念 115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构成特征 115

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分类 118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118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现状和特点 118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危害 121

第三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个罪研究 124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124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 127

三、生产、销售劣药罪 128

四、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128

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8

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129

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130

八、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130

九、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131

第四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131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成因 131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防治对策 135

第六章 走私罪 140

第一节 走私罪的概念和分类 140

一、走私罪的概念 140

二、走私罪的构成特征 140

三、走私罪的分类 144

第二节 走私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144

一、走私罪的现状和特点 144

二、走私罪的危害 153

第三节 走私罪的个罪研究 155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155

二、走私武器、弹药罪 158

三、走私核材料罪 158

四、走私假币罪 158

五、走私文物罪 159

六、走私贵重金属罪 159

七、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159

八、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160

九、走私淫秽物品罪 160

十、走私废物罪 160

十一、走私毒品罪 160

十二、走私制毒物品罪 163

第四节 走私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164

一、走私罪的成因 164

二、走私罪的防治对策 168

第七章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 171

第一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 171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 171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71

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分类 172

第二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173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 173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危害 182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个罪研究 185

一、虚报注册资本罪 185

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188

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188

四、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189

五、妨害清算罪 189

六、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190

七、虚假破产罪 190

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90

九、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191

十、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191

十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191

十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192

十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194

十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195

十五、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197

十六、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198

十七、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199

第四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01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成因 201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防治对策 207

第八章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212

第一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 212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概念 212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212

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分类 214

第二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215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 215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危害 226

第三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个罪研究 229

一、伪造货币罪 229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234

三、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235

四、持有、使用假币罪 235

五、变造货币罪 236

六、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236

七、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 236

八、高利转贷罪 237

九、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237

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37

十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238

十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239

十三、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41

十四、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241

十五、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242

十六、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244

十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245

十八、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246

十九、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246

二十、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247

二十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249

二十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250

二十三、违规运用资金罪 252

二十四、违法发放贷款罪 254

二十五、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罪 255

二十六、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256

二十七、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256

二十八、逃汇罪 258

二十九、骗购外汇罪 260

三十、洗钱罪 262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62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成因 262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防治对策 267

第九章 金融诈骗罪 272

第一节 金融诈骗罪的概念和分类 272

一、金融诈骗罪的概念 272

二、金融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272

三、金融诈骗罪的分类 274

第二节 金融诈骗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274

一、金融诈骗罪的现状和特点 274

二、金融诈骗罪的危害 276

第三节 金融诈骗罪的个罪研究 276

一、集资诈骗罪 276

二、贷款诈骗罪 284

三、票据诈骗罪 286

四、金融凭证诈骗罪 286

五、信用证诈骗罪 287

六、信用卡诈骗罪 287

七、有价证券诈骗罪 288

八、保险诈骗罪 288

第四节 金融诈骗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89

一、金融诈骗罪的成因 289

二、金融诈骗罪的防治对策 293

第十章 危害税收征管罪 297

第一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和分类 297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 297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构成特征 297

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分类 298

第二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299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现状和特点 299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危害 305

第三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个罪研究 307

一、逃税罪 307

二、抗税罪 310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 310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 311

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312

六、虚开发票罪 313

七、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314

八、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314

九、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315

十、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316

十一、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317

十二、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318

十三、非法出售发票罪 319

十四、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319

第四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320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成因 320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防治对策 323

第十一章 侵犯知识产权罪 328

第一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概念和分类 328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概念 328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特征 328

三、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分类 330

第二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331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现状和特点 331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危害 335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个罪研究 336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336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41

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342

四、假冒专利罪 343

五、侵犯著作权罪 343

六、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344

七、侵犯商业秘密罪 345

第四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346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成因 346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防治对策 351

第十二章 扰乱市场秩序罪 357

第一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 357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概念 357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357

三、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分类 358

第二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358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 358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危害 362

第三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个罪研究 366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366

二、虚假广告罪 368

三、串通投标罪 369

四、合同诈骗罪 370

五、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371

六、非法经营罪 373

七、强迫交易罪 376

八、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377

九、倒卖车票、船票罪 378

十、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379

十一、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380

十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382

十三、逃避商检罪 383

第四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384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成因 384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防治对策 387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