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郭晓东著
- 出 版 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860280807
- 标注页数:346 页
- PDF页数:36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2 ≥3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宋代篇〕 1
壹、从「性」「气」关系看张载、二程工夫论之异同 1
一、张横渠:「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分及其「变化气质」之「成性」工夫 2
二、程伊川:「性即理」涵摄下的「性」「气」分设及涵养用敬、进学致知之工夫 20
三、程明道:「性即气、气即性」与识仁、定性之体认本体的工夫 37
四、小结 48
贰、司马光对《中庸》诠释的再考察:从经学史与道学史的双重视域出发 55
一、引言 55
二、对「天命之谓性」的诠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59
三、司马光「中和」学说及其在道学史上的意义与局限 73
四、对「诚」的诠释及其与道学诠释之不同 91
五、司马光的《中庸》诠释的经学特色及其影响 98
六、小结:北宋《中庸》学说史上的承上启下者 114
参、论杨龟山对《中庸》的诠释及朱子的批评 119
一、引言 119
二、杨时的《中庸》诠释 126
三、朱子对龟山《中庸》说的批评 146
〔清代篇〕 167
肆、略论庄存与的经学思想:以庄氏《春秋》学为讨论中心 167
一、引言:乾隆间经学之别流 167
二、微言大义与通经致用 171
三、庄存与的《春秋》学 187
四、结语 227
伍、述《公羊》以赞《论语》:《戴氏注论语》研究 231
一、引言 231
二、戴望与刘、宋 232
三、以《公羊》之微言大义证《论语》 239
四、结语 259
陆、正学以翼教:论《春秋繁露义证》的经学观与政治观 267
一、引言 267
二、「义」证《春秋》 271
三、「改制」考辨 285
四、尊君贵民 300
五、小结 312
征引文献 317
人名索引 327
名词索引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