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何秋堇著
- 出 版 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2219157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7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5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其限制 14
第二章 文献探讨 17
第一节 注音符号 17
第二节 注音符号的功能 31
第三节 注音符号的文化性透视 39
第三章 注音符号 45
第一节 注音符号的由来 45
第二节 注音符号的物质特性 52
第三节 注音符号的精神性义涵 65
第四章 注音符号与拼音符号的比较 73
第一节 注音符号在发音上的特殊性 73
第二节 其他汉语拼音的问题 83
第三节 注音符号与拼音符号的优劣比较 97
第五章 注音符号中声调的作用 105
第一节 声调的界定 105
第二节 注音符号中声调的心理/社会作用 115
第三节 注音符号中声调的审美作用 121
第六章 注音符号的整体表现 131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 131
第二节 注音符号/汉字的图像化思维 143
第三节 声调的气化观/家族伦常的制约 153
第四节 音声高度文饰的绾结人情/和谐自然取向 160
第七章 相关研究成果的运用 167
第一节 藉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167
第二节 提供促进文化交流的深化凭藉 176
第三节 作为改善文化创新的体质 186
第八章 结论 199
第一节 要点的回顾 199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206
参考文献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