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洪兵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8796
- 标注页数:278 页
- PDF页数:29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6 ≥2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什么是战略 2
二、真正的战略在中国 8
三、东方战略的思维与表述方式 10
四、东方战略的文化内涵 15
五、东方战略与西方战略的主要差异 18
六、东方战略的体系框架 21
第二章胜 25
一、胜于全胜 26
二、胜于先胜 29
三、胜于易胜 32
四、胜于无形 35
第三章力 41
一、战略是一种运用力量的艺术 43
二、胜负取决于力量的对比 44
三、力量构成 47
四、力量的不同类型 54
五、胜敌而益强 58
第四章利 63
一、对“利”的理解 64
二、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66
三、合于利而动 67
第五章道 71
一、“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73
二、“道”是万物之本 75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 79
四、道者,是非之纪也 83
五、道可道,非常道 87
六、战略与“道” 91
第六章形 93
一、什么是“形” 94
二、“形”之“动”、“静”之理 95
三、能而示之不能 99
四、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100
五、应形于无穷 102
六、要在“眼”上做文章 105
第七章势 107
一、对“势”的理解 109
二、“势”分为哪几类 112
三、度势 115
四、顺势 117
五、造势 121
六、任势 122
第八章柔 125
一、对“柔”,的理解 127
二、以柔克刚 130
三、避实击虚 134
四、以迂为直 136
五、后发制人 138
六、以智克力 141
七、无为而治 143
第九章知 145
一、何谓“知” 146
二、不知者,不能胜 148
三、战略上“知”,需要知什么 148
四、实现战略上“知”的若干要求 151
五、战略思维的逻辑顺序 162
第十章专 165
一、先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聚”谈起 167
二、“专”属于战略组合范畴 171
三、“专”的核心思想是“集中兵力” 172
四、我专 174
五、敌分 176
六、扬长避短 178
第十一章度 183
一、什么是“度” 184
二、“度”的核心是一个“中”字 186
三、“守度”与“持衡” 189
四、“守度”,就是“恰到好处”和“顺其自然” 191
五、保持和调整战略重心 194
六、战略转折点 198
七、结束行动 199
八、“守度”是一门高深的战略艺术 200
第十二章奇 203
一、“奇”与“正” 205
二、“出其不意”即为“奇” 207
三、出“奇”方能制胜 209
四、兵以诈立 211
五、“奇”存在于超常的范围之中 213
第十三章变 217
一、“易”包含有“变”的思想 219
二、化执为活 221
三、相对而变 225
四、变生无穷 227
五、随机应变 229
六、不变之变 232
七、变的时空要求 236
八、掌握足够的应急机动力量 237
第十四章节 239
一、什么是“节” 240
二、势险而节短 242
三、保持战略节奏 245
第十五章动 247
一、兵者,诡道也 249
二、因形而动 250
三、因利而动 251
四、因害而动 254
五、因制而动 255
六、因情而动 257
七、因敌而动 257
第十六章致 259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 261
二、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263
三、致人更重要的是攻其心 267
参考资料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