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礼与中国古代社会  隋唐五代宋元卷
  • 作 者:吴丽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35587
  • 标注页数:449 页
  • PDF页数:45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9 ≥4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上 隋唐五代章(上)&吴丽娱 1

第一节 隋及唐初国家礼制的制定行用 7

一引子:《开皇礼》的修撰立场及其北朝特色 7

二从《贞观礼》的改定看隋唐之礼的继承 ——以二十九条为中心 11

三 关於贞观凶礼和“国恤”的再思考 27

第二节《显庆礼》的革新内容及“二圣”政治的打造成功 42

一《显庆礼》的修撰原委与高宗之初的政治格局 43

二《显庆礼》的帝、后礼改革与修撰特色 47

三 高宗、武则天时代的皇帝—皇后礼建设 56

第三节《开元礼》的制定行用及盛世礼制的延伸 68

一《开元礼》与《唐六典》——唐代的《礼记》和《周礼》 69

二《开元礼》的变革与理论突破 73

三《开元礼》的颁行与礼法互动 84

四 唐后期五代的礼制车建 92

第一章下 隋唐五代章(下)&雷闻 106

第四节 对於先代帝王的祭祀 107

一儒家经典的祭祀原则及其法典化 108

二 隋唐国家礼典与法典的规范 110

三 天宝新制 114

四《大唐郊祀录》与中晚唐的祭祀实况 118

第五节 五岳真君祠:唐代国家祭祀与道教 124

一国家祭祀体系中的五岳四渎 125

二 五岳真君祠相关的石刻材料 132

三 相关史实的考证 142

四 司马承祯与真君祠建立的理论依据 151

五 国家祭祀、道教信仰与民间崇拜 161

第六节 礼制视野中的唐代地方祠祀 169

一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 170

二 城隍神 175

三 到任谒庙惯例的形成 181

第二章 宋代章&楼劲 186

第一节 宋初礼制沿革及其与唐制的关系 ——兼论“宋承唐制”说之兴 186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的事实和“宋承唐制”说的问题 189

二 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200

三 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212

第二节 关於《开宝通礼》若干问题的考察 231

一关於《开宝通礼》修撰过程的记载 231

二《开宝通礼》内容、体例、取材及其与《开元礼》的关系 244

三 关於《开宝通礼》的施行和实际地位 259

第三节 宋初三朝的礼例与礼制形态的变迁 269

一礼例表述方式和涵义的庞杂 270

二 礼例的构成、援引和反映的问题 279

三 礼例发展升华的趋向和相应的制度形态 294

四 例册、例簿的编纂和礼书的新形态 312

第三章 元代章&刘晓 322

第一节 郊祀 328

一长生天与昊天上帝 328

二 摄祀南郊:天地合祭与分祭 336

三 胎死腹中的北郊之议 345

四 亲祀南郊的实现 346

附:五福太一祭祀 352

第二节 太庙祭祀 357

一太庙建设 357

二 太庙神主的变迁 364

附:宫分祭祀 378

第三节 原庙——神御殿寺 382

一大护国仁王寺 384

二 大圣寿万安寺 386

三 大天寿万宁寺 391

四 大承华普庆寺 394

五 大崇恩福元寺 398

六 大天源延圣寺 402

七 大天源延寿寺 404

八 大承天护圣寺 405

九 大永福寺 408

一○大兴教寺 410

一一大庆寿寺与报恩寺 414

一二 真定玉华宫 416

附录 422

一表格目录 422

二 插图目录 422

参考文献 425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