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化刚性与企业战略调整
  • 作 者:张敏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5089244
  • 标注页数:206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本研究的意义 4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7

一、企业文化中“文化”概念的界定 7

二、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 9

三、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概念界定 12

四、企业战略调整的概念界定 15

五、关于“影响性”的界定 16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7

一、本书的研究目标 17

二、技术线路 17

三、主要研究方法 18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9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19

二、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 21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及其评述 22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理论分析框架与管理方法 22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22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的研究 28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演进:基于战略调整视角的分析 31

一、文化功能主义与企业战略调整的理性视角 32

二、企业文化的社会行动理论与战略调整的学习视角 36

三、企业文化的知识视角与战略调整的认知模型 39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多学科的审视 41

一、成本——收益:经济学的视角 41

二、社会依赖:社会学的视角 44

三、心理契约:心理学的视角 45

第三章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的产生 48

第一节 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的思辨 48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个博弈分析 49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若干辨证关系 54

第二节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产生的根源 60

一、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60

二、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产生的方法论根源 63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形成过程 66

一、初创阶段——文化的冲突 67

二、成长阶段——文化的演化 69

三、成熟阶段——核心价值观 72

四、蜕变阶段——文化的分化 75

五、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形成——一个循环模型 75

第四章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识别与测度 79

第一节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对企业战略调整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 79

一、组织成员的认知刚性 79

二、组织的资源依赖性 83

三、企业文化的组织记忆特征 86

四、组织的社会化过程 89

第二节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层次分析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93

一、个体层面——背景取向型心智模式是企业文化刚性特征产生的根源 93

二、群体层面——企业文化刚性特征表现为过度的一致性 96

三、组织层面——企业文化刚性特征表现为整体性与网络性 99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测度的实证研究 103

一、预试性调查 103

二、正式测试 106

第四节 案例应用 108

一、案例企业背景介绍 109

二、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临界性界定 109

三、案例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状态描述 111

四、简要分析与理论建议 112

第五章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与战略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5

第一节 企业战略调整的分析与评价框架 115

第二节 提出假设和建立模型 117

一、企业文化刚性特征与企业战略调整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117

二、企业文化刚性特征与企业战略调整组织干预方式相关性分析 123

第三节 模型的实证分析 127

一、样本 128

二、变量的确定 129

三、研究方法 130

四、结果与讨论 131

第六章 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的超越:基于知识视角的分析 142

第一节 知识与路径超越 142

一、路径超越的可能性 143

二、路径超越的知识特性 146

第二节 基于知识的企业文化刚性特征问题的超越 152

一、企业知识的个体—群体—组织分布特征 153

二、个体层次——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改善心智模式 156

三、群体层次——隐性知识显性化——营造企业文化的创新空间 159

四、组织层次——建立知识联盟——打破组织记忆 163

附录 168

附录-1 168

附录-2 173

附录-3 175

附录-4 176

附录-5 180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20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