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
  • 作 者:涂少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844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均衡,无处不在 1

第一章 公民主体性概述 17

第一节 公民主体性及其相关概念 17

一 博弈论与法治均衡 17

二 宪政 33

三 公民社会 37

四 权利机制 41

五 公民主体性 47

第二节 公民主体性的多重解读 63

一 自由主义的解读 63

二 社群主义的解读 66

三 主体间性的解读 69

四 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73

第三节 公民主体性的制度模式分析 77

一 自治模式 78

二 责任模式 80

三 规范模式 83

四 阶级模式 85

第二章 我国公民主体性发展的话语困境 9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公民主体性 90

一 解构主体——后现代主义对公民主体性的批判 90

二 时空错位——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公民的主体性 94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公民主体性 97

一 传统文化与公民主体性的一般关系 97

二 我国儒家文化传统与公民主体性 100

第三节 话语“瓶颈”——亟待突破的公民主体性 103

一 理性——公民主体性自我确证的基石 103

二 宽容妥协——公民主体性共存的必然 107

三 精英寡头化与社会民粹化——公民主体性二维消解 117

第三章 公民主体性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 124

第一节 公民主体性发展的社会条件 124

一 经济条件 124

二 思想条件 125

三 政治条件 125

第二节 公民主体性与公共领域 126

一 公民主体性与市场领域 127

二 公民主体性与政治领域 132

三 公民主体性与公共舆论 135

四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组织 140

五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运动 143

第三节 强势公权力下的公民主体性 146

一 供给不足的权利 147

二 “系统权力——原子权利”模式的失衡 149

第四章 中国语境下的公民主体性发展路径 152

第一节“公权力”型塑公民主体性的动力 152

一 合法性论述发展的需求 152

二 权力矛盾运动逻辑的推动 158

第二节 公民教育——公民主体性的社会再造 161

一 学校教育——公民主体性话语型塑 161

二 公域实践——公民主体性社会型塑 169

第三节 主体公民——法治国家的根基与归宿 175

一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自主性 175

二 自主社会与国家 177

第五章 儒家文化均衡与法治现代化模式演化 179

第一节 儒家文化演化与儒家“活法” 179

一 儒家“活法”的界定 179

二 儒家“活法”的基本均衡 184

三 儒家“活法”均衡的属性 189

第二节 儒家“活法”与中国社会团结模式 192

一 涂尔干的启发与局限 192

二 儒家“活法”与中国社会团结的模式 195

第三节 儒家“活法”与儒式公民社会 197

一 公民社会的两种文化与团结模式 197

二 国家法与“活法”共构儒式公民社会 201

三 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和解? 205

四 儒家“活法”与中国法治模式 207

致谢 212

后记 21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