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以)艾森斯塔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810878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部分 大革命和现代性的起源及其现实化:一些比较性观察 1
第一章 导论:大革命的历史文明框架 3
第二章 革命进程和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 12
第二部分 革命的“原因”与历史文明框架 29
第三章 结构与社会心理原因 31
第四章 历史背景——“早期现代性”的矛盾 37
第五章 大革命的文明框架——轴心文明 42
第三部分 轴心文明的变化和政治动力——革命过程的特征 55
第六章“彼岸世界”文明——印度文明 57
第七章“此岸世界”文明的政治动力——中国儒教政治秩序 72
第八章 一神论文明—伊斯兰教 80
第九章 基督教文明——欧洲的复合体 87
第十章 比较性附记:日本——非轴心革命维新和结论性评价 95
第四部分 世界观愿景、管治模式和革命潜力:轴心文明的政治动力 103
第十一章 轴心文明的革命潜力 105
第十二章 世界观愿景、管治模式、帝国与封建—帝国社会的政治动力 110
第十三章 世袭政体中的世界观愿景、管治模式和政治动力 121
第十四章 结论性观察——革命的原因、历史背景和文明框架 127
第五部分 革命的结果 131
第十五章 革命的结果——现代性政治和文化方案的实现 133
第十六章 革命的结果——现代社会革命象征的变化:初步的迹象 163
第十七章 新背景——民族和革命性国家模式的路径变迁 190
译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