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国英,张灿辉编
- 出 版 社:中文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62996152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部份 3
一 刘国英:劳思光先生与中国式的批判精神 3
二 张灿辉:劳思光先生早期思想中的自我问题 29
三 文洁华:劳思光先生早期思想中理想的人文精神——从「穷智见德」到「德智贯融」 39
四 郑宗义:心性与天道——论劳思光先生对儒学的诠释 57
五 冯耀明:劳思光与新儒家 87
六 黄慧英:哲学与文化发展——劳思光先生对文化路向的检讨 101
七 梁美仪:论「历史动态观」与文化本质论之间的张力 121
八 张善颖:中国近代史的文化诠释——劳思光先生的文化哲学 147
九 石元康:引导性的哲学与认知性的哲学 163
第二部份 177
十 关子尹:说悲剧情怀——情感的先验性与哲学的悲剧性 177
十一蔡美丽: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後现代之儒学发展新路向 219
十二 江大惠:哲学方法与宗教学研究——劳思光先生《新编中国哲学史》对宗教学的意义 231
十三 黎汉基:民主政治价值之衡定——以劳思光教授的一场论战为中心 245
十四 陈耀南:诗艺哲怀两妙奇——读劳师《思光诗选》 259
第三部份 275
十五 劳思光:对论集的回应 275
第四部份 281
十六 刘国英:劳思光先生简历 281
十七 刘国英、黎汉基:劳思光先生著述系年重编 283
作者简介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