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外著名科研院所的历史经验和借鉴研究
  • 作 者:阎康年,姚立澄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45066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6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英国皇家学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传统与创新、历练与变革交织的350年历程 1

第一节 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2

第二节 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 3

第三节 英国皇家学会的宗旨、性质和使命 4

第四节 英国皇家学会长期以来存在的若干困扰以及需要改革的问题 5

第五节 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2

第六节 关于1847年改革成功的几项说明和历史经验 23

第七节 会长情况分析与会长选择条件 26

第八节 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所做的主要科研工作 27

第九节 英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 28

第十节 英国皇家学会的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借鉴 29

参考文献 31

第二章 法国科学院的演进和历史经验研究 32

第一节 起源于民间自发的语言纯洁性和科学探求的需要 33

第二节 法国皇家科学院的成立 34

第三节 法国科学院的领导人员和机构 35

第四节 法国科学院的院士和待遇 36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科学院 38

第六节 科学学会的教育功能和法国教育革命 41

第七节 国家科学和艺术研究院 43

第八节 法国科学院的恢复和历史经验教训 45

参考文献 47

第三章 俄罗斯科学院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借鉴 49

第一节 引言 49

第二节 俄罗斯科学院孕育时期(1697~1724年) 50

第三节 俄罗斯科学院创建时期(1725~1745年) 52

第四节 俄罗斯科学院本土化时期(1748~1917年) 57

第五节 俄罗斯/苏联科学院“布尔什维克化”时期(1918~1941年) 61

第六节 苏联科学院“大科学”时期(1941~1991年) 64

第七节 俄罗斯科学院危机时期(1992~2000年) 67

第八节 俄罗斯科学院复兴时期(2001年至今) 69

第九节 俄罗斯科学院的经验借鉴 70

参考文献 71

第四章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73

第一节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的社会和科学背景 74

第二节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的基础、宗旨、性质和使命 76

第三节 历任院长、院士 80

第四节 科学院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83

第五节 科学院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探讨 107

第六节 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 109

参考文献 111

第五章 国家与科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历史透视 112

第一节 皇家科学院:传统的形成 112

第二节 大革命后的重组:科学中心的衰落 113

第三节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成立:国家支持科研的制度化 115

第四节 科研中心的扩张与发展:科学立国的梦想 117

第五节 科研中心的最新改革及其背景:美国化还是保持传统 121

第六节 结语 123

参考文献 124

第六章 德国马普学会的兴起、演进与经验借鉴 126

第一节 马普学会的成立宗旨、使命、发展方针与政策要求 126

第二节 马普学会的兴起与演进 129

第三节 马普学会2001年以来的发展态势 137

第四节 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 147

第五节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技术转移 150

第六节 对中国科研院所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153

第七章 弗劳恩霍夫模式:对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案例研究 160

第一节 研究框架:科研机构的开放系统模型 160

第二节 德国科研与创新体系及弗劳恩霍夫的定位 162

第三节 使命、章程及组织结构 167

第四节 经费来源及分配 171

第五节 人力资源 173

第六节 科技研发的产出 174

第七节 对协会及研究所的评估 175

第八节 弗劳恩霍夫模式 176

第九节 国际化战略及对中国战略 177

第十节 结语及启示 179

参考文献 180

第八章 东欧国家科学院系统的变迁 182

第一节 东欧国家科学院的形成 182

第二节 东欧科学院的改革:强行基础研究面向用户需求 184

第三节 转型中的东欧科学院:回归基础研究 186

参考文献 191

第九章 中国科学院的历史与特色简述 192

第一节60余年进程 192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的体制特色 195

第三节 结语 201

参考文献 202

第十章 国外著名科研院所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借鉴研究——研究的心得·体会·看法 203

第一节 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几点看法 203

第二节 科学院与科学的国际性 212

第三节 科学院与大学的关系 213

第四节 为什么大学之外还需要建立科学院 215

第五节 按照科学原则管理科学院 218

第六节 科研经费的来源和分配问题 220

第七节 大力宣传和提倡崇高的科学精神,讲求科学道德和研究方法 22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