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
  • 作 者:李涛著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7304310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2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1 ≥3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诗词歌曲的历史发展 1

第一节 中国诗词歌曲的定义及产生 1

一、定义 1

二、中国诗词歌曲的产生及其最初形态 1

第二节 先秦至唐代中国诗词歌曲的繁荣体现 4

一、《诗经》 4

二、《楚辞》 6

三、《乐府诗集》 7

第三节 宋元明清诗词歌曲的世俗化发展 26

一、宋词体歌曲 26

二、元散曲 28

三、明清小曲 29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作为艺术歌曲体裁的中国诗词歌曲的发展 3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化探索 31

二、民主建设时期的新发展 38

三、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呈现 40

第五节 中国诗词歌曲的其他呈现方式 44

一、古诗吟诵 44

二、学堂乐歌 47

三、流行歌曲 48

第二章 中国诗词歌曲的演唱 49

第一节 三种唱法 49

第二节 演唱技术 50

一、“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50

二、“气沉丹田”与“胸腹式联合呼吸” 51

三、“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53

四、“字正腔圆” 57

第三节 演唱风格 61

一、个人风格的影响 61

二、时代的影响 62

三、地域的影响 62

四、民族的影响 63

第四节 现代人对中国诗词歌曲的把握和演绎 64

一、深入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的整体情感和内涵意蕴 64

二、仔细分析作品的音乐本体 66

三、灵活地运用演唱技术表现不同的作品 67

第五节 中国诗词歌曲在专业院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演唱的现实意义 70

第三章 部分中国诗词歌曲演唱分析 73

第一节 古韵古声 73

一、《关雎》 73

二、《胡笳十八拍》 78

三、《子夜吴歌》 91

四、《长相思》 94

五、《竹枝词》 97

六、《阳关三叠》 99

七、《古怨》 108

八、《鬲溪梅令》 114

九、《杏花天影》 118

十、《满江红》 123

十一、《南乡子》 130

十二、《渔翁》 137

第二节 古韵新声 141

一、《大江东去》 141

二、《我住长江头》 148

三、《我侬词》 158

四、《自君之出矣》 163

五、《花非花》 166

六、《红豆词》 168

七、《长相知》 176

八、《涉江采芙蓉》 180

九、《枫桥夜泊》 185

十、《别亦难》 189

十一、《春晓》 193

十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8

十三、《乌夜啼》 203

十四、《关雎》 208

第三节 新韵新声 213

一、《教我如何不想他》 213

二、《玫瑰三愿》 220

三、《春思曲》 224

四、《嘉陵江上》 227

五、《思乡曲》》 232

六、《沁园春·雪》 237

七、《蝶恋花》 244

八、《咏梅》 250

九、《那就是我》 258

十、《丽人》 267

十一、《偶然》 271

十二、《雪花》 278

十三、《我爱这土地》 284

附录一 古代诗词演唱家 301

附录二 范唱CD 305

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0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