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区域物流规划  理论、方法及应用
  • 作 者:孙莹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2459512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9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区域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1

1.1 区域物流的国内外研究 1

1.1.1 区域物流的概念 1

1.1.2 国外有关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 3

1.1.3 国内有关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 5

1.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8

1.2.1 区域物流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 8

1.2.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关系研究 16

1.3 区域物流系统及其规划的相关研究 18

1.3.1 区域物流系统的组成 18

1.3.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相关研究 21

2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25

2.1 常用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25

2.1.1 定性预测方法 26

2.1.2 定量预测方法 27

2.1.3 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综合方法 32

2.2 集对分析方法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 35

2.2.1 集对分析的基本概念 35

2.2.2 集对分类预测的基本步骤 37

2.3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技术的应用 38

2.3.1 数据资料获取及处理 38

2.3.2 建立各类样本与参照系统的联系度 41

2.3.3 计算待测样本与参照系统的联系度 42

2.3.4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3

3 区域物流节点层次选择技术及其应用 46

3.1 区域物流节点的功能与层次划分 46

3.1.1 物流节点的含义和功能 46

3.1.2 物流节点的服务内容 47

3.1.3 区域物流节点的基本层次 49

3.2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物流节点发展现状 50

3.2.1 发展东北地区物流节点的国际经济环境 50

3.2.2 发展东北地区物流节点的经济条件 52

3.2.3 东北地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状况 55

3.3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物流节点选择 58

3.3.1 集对分析法的物流节点选址模型 58

3.3.2 指标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60

3.3.3 基于集对分析的东北地区物流节点选择分析 64

3.4 对东北地区重要物流节点的分析 73

3.4.1 一级物流节点的分析 73

3.4.2 二级物流节点的分析 77

4 省域区域物流规划案例 80

4.1 山西省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 80

4.1.1 山西省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80

4.1.2 山西省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 82

4.2 山西省物流总体规划 83

4.2.1 山西省现代物流体系总体框架 83

4.2.2 物流网络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87

4.2.3 物流网点的选点与布局 88

4.3 山西省公路运输体系规划 89

4.3.1 公路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关系 89

4.3.2 城市道路体系的规划 91

4.3.3 山西省公路运输系统规划建议 92

4.4 山西省物流园区节点选址与定位分析 93

4.4.1 太原武宿枢纽物流园区的定位与选址 93

4.4.2 大同现代物流园区的定位与选址 96

4.4.3 侯马现代物流园区的定位与选址 99

5 物流园区选址方法及其应用 102

5.1 物流园区的分类及功能区域划分 102

5.1.1 物流园区的类型 102

5.1.2 物流园区的功能 103

5.2 物流园区选址的常用模型与方法 105

5.2.1 数学规划模型选址法 105

5.2.2 多属性方案评价选址法 111

5.2.3 启发式算法选址法 114

5.3 一种基于粗糙集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方法 117

5.3.1 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基本思路 117

5.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客观权重确定 121

5.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属性主观权重确定 123

5.3.4 基于方差最大化的属性组合赋权方法 125

5.4 基于组合赋权的物流园区选址决策 129

5.4.1 确定指标评价体系并取得赋值 130

5.4.2 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 131

5.4.3 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134

5.4.4 主客观组合权重的确定 137

5.4.5 物流园区选址评价结果 138

6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技术及其应用 140

6.1 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域划分及规划流程 140

6.1.1 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域划分 140

6.1.2 物流园区规划的目标 142

6.1.3 物流园区规划的流程 143

6.2 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方法 143

6.2.1 图论关系法布局 144

6.2.2 物流园区布局模型 146

6.2.3 布局模型的求解方法 150

6.3 物流园区布局方法的应用 152

6.3.1 物流园区建立背景 152

6.3.2 园区货物种类定位 153

6.3.3 功能区之间关系分析 155

6.3.4 图论法求解功能区布局 157

6.3.5 遗传算法求解功能区布局 158

6.3.6 物流园区布局方案的比较评价 160

7 物流园区规划案例 163

7.1 项目介绍与需求分析 163

7.1.1 项目介绍 163

7.1.2 需求分析 163

7.2 SD港物流园战略规划 165

7.2.1 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165

7.2.2 SD港物流园定位 166

7.2.3 SD港物流园总体框架 168

7.3 SD港物流园平面布局规划 170

7.3.1 布局原则与思路 170

7.3.2 功能区域规划 172

7.3.3 各主要设施建设规模 184

7.3.4 交通组织 184

7.4 SD港物流园的开发与经营系统规划 185

7.4.1 SD港物流园核心业务 185

7.4.2 SD港物流园的开发模式 186

7.4.3 SD港物流园的赢利模式 188

参考文献 19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