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
  • 作 者:杨文科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2286264
  • 标注页数:247 页
  • PDF页数:25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8 ≥2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 1

1.1 过去配合比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2

1.2 旧的配合比理论和现代混凝土的不适应性 7

1.3 原因和困惑 10

1.4 对建立现代混凝土配合比理论的思考 12

第2章 重要的原材料——粗骨料 17

2.1 骨料品种和成因概述 18

2.2 不同岩石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2

2.3 两个不同看法 24

第3章 核心原材料——水泥 27

3.1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对混凝土的影响 28

3.2 水泥的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31

3.3 现代水泥生产工艺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32

3.4 正确的水泥生产科技发展方向在哪里? 36

3.5 结束语 38

第4章 碱骨料反应,你在哪里? 39

第5章 引气剂是解决抗冻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45

5.1 冻融破坏对工程的危害 46

5.2 目前全世界对提高抗冻性的公认措施和方法——加入引气剂 49

5.3 冻融破坏的机理简述 52

5.4 对提高实体工程抗冻能力方法和措施的研究 52

5.5 引气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范围是什么? 55

5.6 结束语 60

第6章 泌水好还是假凝好? 61

6.1 泌水产生的原因 65

6.2 假凝产生的原因 69

6.3 假凝和泌水的危害 74

6.4 对假凝和泌水问题的防治方法 75

第7章 纤维,什么时候有用? 77

7.1 与纤维混凝土的缘分和经历 78

7.2 试验过程及结论 79

7.3 原因分析 81

7.4 结束语 84

第8章 现代混凝土的癌症——裂缝 85

8.1 总论 86

8.2 原因分析 88

8.2.1 现场工程师无法解决的原因有五个 89

8.2.2 现场工程师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七个 90

8.2.3 现场工程师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十一个 91

8.3 裂缝的分类 93

8.3.1 失水裂缝 93

8.3.2 温度裂缝 94

8.3.3 干缩裂缝 94

8.3.4 受力裂缝 95

8.4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95

8.4.1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 96

8.4.2 失水裂缝的危害 97

8.4.3 失水裂缝的防治 97

第9章 耐久性的致命因素——干缩 101

9.1 干缩裂缝产生的过程 102

9.2 干缩裂缝的危害 105

9.3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114

9.4 结束语 117

第10章 混凝土的医生——自愈合 119

10.1 自愈合现象的发现 120

10.2 原因分析 128

10.3 实际工程中对自愈合原理的运用 129

10.4 结束语 134

第11章 高性能混凝土,真的高性能吗? 135

11.1 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区别 136

11.2 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39

11.3 结束语 140

第12章 正确的耐久性研究思路在哪里? 143

12.1 耐久性变差的原因和研究误区 144

12.2 解决耐久性问题的正确方法 146

12.3 结束语 150

第13章 现代混凝土的科学基础 151

13.1 问题的发现 153

13.2 第二阶段混凝土的概念 156

13.3 三阶段理论的提出 160

13.4 原因分析 165

13.5 三阶段理论对现代混凝土研究的科学意义 168

13.6 结束语 170

第14章 吐鲁番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失水裂缝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173

14.1 试验的意义与目的 174

14.1.1 试验的意义 175

14.1.2 试验的目的 176

14.2 试验方案 176

14.2.1 失水裂缝产生的时间、大小、形状和性质 176

14.2.2 失水裂缝的危害 178

14.2.3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 180

14.2.4 试验方案 183

14.2.5 组织机构的形成及分工 189

14.3 试验过程 189

14.3.1 材料、人员、机械准备 189

14.3.2 混凝土配合比 190

14.3.3 过程控制 191

14.3.4 养护与观察过程 204

14.3.5 对渗透速度的试验 207

14.3.6 对水灰比的试验 211

14.4 试验总结及结论 213

14.4.1 概论 213

14.4.2 环境气候影响总结 214

14.4.3 原材料总结 216

14.4.4 配合比总结 218

14.4.5 对添加聚酯纤维的总结 221

14.4.6 对网状裂缝的总结 223

14.4.7 对施工工艺的总结 226

14.4.8 总结论 228

14.5 对吐鲁番机场混凝土施工的总要求 228

14.5.1 对施工准备的要求 229

14.5.2 施工过程控制 229

附录A 234

附录B 240

附录C 243

参考文献 24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