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德富苏峰右翼思想研究
  • 作 者:米彦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7973
  • 标注页数:258 页
  • PDF页数:2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1 ≥2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序章 1

一 德富苏峰民族主义嬗变轨迹研究的意义 1

二 德富苏峰民族主义嬗变轨迹研究的现状与评价 3

三 本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结构 7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8

第一章 甲午战争前的德富苏峰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实践 11

第一节“日本民族所属的东方文明的命运是坟墓” 13

一 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13

二 在人种优胜劣败的炼狱中煎熬的日本民族 14

三 饱受人种歧视的日本民族 16

四 资本主义时期以前的东西方力量对比 18

五 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后的东西方力量对比 20

六 伊斯兰文明和华夷秩序衰落的原因解析 23

第二节 日本民族的抉择——脱亚入欧 25

一 民族救亡图存的各种摸索和尝试 26

二 日本民族实行欧化的原因探析 30

三 脱离华夷秩序加入文明国家行列 34

第三节 日本民族的唯一出路——平民欧化主义 40

一 和魂洋才的贵族欧化主义——抨击藩阀专制 41

二 不平则鸣——为平民阶层吹响反对藩阀专制号角 43

三 近代平民社会的构筑——立宪君主制、意识形态论争与和平通商 51

四 平民欧化主义的物质条件——和平通商 62

小结 67

第二章 由民权斗士向皇权鹰犬的蜕变 70

第一节“变节”和思想蜕变的原因 70

一 热衷仕途、为五斗米折腰——德富苏峰变节的个人原因 70

二 平民欧化主义的顿挫与保守思潮的兴起 73

三 犹抱琵琶半遮面——服膺强者,接受藩阀伸出的橄榄枝 81

第二节 国家主义论——从个人的平民主义向国家的平民主义的变奏 84

一 个人、家族与国家的关系 85

二 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88

三 国家的“真意义”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表现 91

第三节 皇国论 95

一 一君万民论 96

二 国体论的延展——家族国家观 101

三 政体论——天皇亲政 108

小结 114

第三章从“黄种人的重负”到八纮一宇的梦呓——民族主义的变奏 116

第一节 国权梦的变异——鼓吹“征清论” 117

一 鼓动甲午战争的思想动机 117

二“宣战檄文”——歪曲事实,煽动民族情绪 120

三 对甲午战争战果自吹自擂 127

第二节从“黄祸论”到东洋自治论——变种的民族主义 130

一 与俄、美、英等国的冲突与矛盾 131

二“东洋的前途”——德富苏峰的亚洲认识 138

三 东洋自治论——变种的民族主义 147

第三节 大东亚共荣圈和八纮一宇的梦呓——极端民族主义的癫狂 154

一 八纮一宇之皇谟——日本民族的终极目标 155

二 远交近攻 159

三 扩充军备增加人口——实施侵略的具体措施 169

小结 172

第四章“精神武装”与大和魂的躁动——批判德富苏峰文化民族主义 176

第一节 精神武装论的思想背景 177

一 放弃基督教信仰,思想向国粹主义靠拢 177

二 回归儒学,重新阐释《教育敕语》 180

三 精神武装是实现“八纮一宇”迷梦的关键 184

第二节 历史上的皇室中心主义——日本学的概要 187

一 日本学的概念以及基调 187

二“日本史上的日本学”——日本历史上的皇室地位 189

三 日本学的要义——宣扬神国论和民族优秀论 193

第三节“和魂汉才”与“和魂洋才”——另样的民族优秀论 201

一“和”的含义以及“大和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201

二“和魂汉才”与“和魂洋才”——创造和模仿 209

三“日本民族的忠君思想经得起历史考验” 219

小结 222

第五章 大和殇——德富苏峰极端民族主义的悲歌 223

第一节 哀叹大和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24

一 人间地狱——饥馑肆虐,社会动荡 224

二 大和魂的重创——批判美国摧毁日本国体 225

三 大和魂的腐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27

第二节 德富苏峰的日本战争责任观 229

一 关于日本战争责任的看法 229

二 鼓吹日本无罪的理由 229

三 淡化日军的暴行 231

第三节 反共、反华、反苏 232

一 抨击日本共产党 232

二 反苏言论 234

三 反华、反中共言论 234

四 德富苏峰对日本将来的展望 235

终章 241

一 思想成因——个人心理因素、社会思潮、民族心理分析 241

二 文明论与对外关系 244

三 德富苏峰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权和民族主义的关系 246

四 德富苏峰民族主义在近、现代日本的恶劣影响 248

参考文献 25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