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近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研究
  • 作 者:樊端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5112494
  • 标注页数:279 页
  • PDF页数:3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8 ≥2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夕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人口、耕地与土地占有 1

一、“僧多粥少”:人地矛盾尖锐 1

二、土地高度集中:失平的地权 3

第二节 土壤改良与技术推广:农业进一步开发 6

第三节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业经济结构畸形 13

第二章 递增与递减:近现代广西人口与耕地反向变化 19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区域分布的变化 19

一、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20

二、人口区域分布:东多西少,南大于北 26

三、人口密度:总体不断提高,桂东南高于桂西北 29

第二节 耕地的数量与区域分布的变化 33

一、耕地数量:从递增到递减 33

二、耕地区域分布:南多北少,东减西增 38

三、人均耕地:桂西北向桂东南递减 40

第三章 私有到公有:近现代广西土地所有制结构的质变 49

第一节 公地和私地并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49

一、形式上的共有:封建公共土地的比重与本质 49

二、难以公平的地权:封建私人土地所有制结构及其变化 52

第二节 耕者有其田:农民土地所有制建立 61

第三节 土地集体所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67

一、土地入社: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 67

二、从人民公社所有到三级所有:土地集体所有制结构渐变 69

第四章 回归家庭:农业制度和经营组织结构之理性变化 75

第一节 封建制度下的自耕农经营 75

第二节 农业中封建租佃制度的演变 82

一、地权失平:租佃经营“经久不衰” 82

二、地租:实物为主,货币、劳役为辅 88

三、佃多地少:地租额(率)居高不下 91

第三节 农业中资本主义雇工经营的发展 96

一、从经营地主到垦殖公司:资本主义雇工经营微弱发展 96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雇工经营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04

第四节 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农业生产互助组建立 109

第五节 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农业集体经营迅速发展 112

一、批判“小脚女人走路”:初级社迅速上升高级社 112

二、“人民公社化”:集体经营进入高潮 118

第六节 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全面铺开 125

一、“借地度荒”: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缘起 125

二、广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曲折过程 128

三、家家分田,户户种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需进一步完善 133

第五章 近现代广西农业技术结构的演变 137

第一节工具:从传统农传统农具与现机互补 137

一、传统农具推广使用 138

二、传统农具改良与现代农机推广使用 145

三、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151

第二节种养:从有机技术到有机技术与无机技术结 156

一、有机种养技术的应用 157

二、有机技术与无机技术交融 161

第六章 近现代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之优化 171

第一节 农业部门结构:由单一向全面发展 171

第二节 种植业:经济作物比重递增 180

第三节林、牧、渔业:各具特色 186

一、林业:用材林为主,经济林、防护林、竹林为辅 186

二、畜牧业:猪禽为主,牛、马、羊为辅 189

三、渔业:海、淡水养殖齐头并进 192

第七章 近现代广西农产品市场结构演变 195

第一节 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195

第二节 国内国外:农产品市场网络不断扩大 213

第三节 需求多样化:农产品商品种类不断增多 218

第八章 近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演变的思考和启示 229

第一节 近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演变的思考 229

一、出现失误造成了消极影响 229

二、受政策、科技及市场因素的影响 232

第二节 近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启示 234

一、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 234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步伐 238

三、构筑符合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 241

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应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并用 248

参考文献 257

附录 275

后记 27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