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江建俊著
- 出 版 社: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571720944
- 标注页数:534 页
- PDF页数:5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43 ≥5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庄子「游」的意识对魏晋名士游浪山水之影响 9
一、前言 9
二、「游」的意蕴 10
三、庄子「乘物游心」之智游 14
四、魏晋的「以玄对山水」 33
五、结语 47
二、论英雄与名士——析论《人物志》与《世说新语》所代表的两种不同人物典型 49
一、前言 49
二、英雄与名士的瓜葛 50
三、「英雄」与「本色」 57
四、「名士」一格的流变与相关问题 66
五、「名士」与「风流」 75
六、「英雄」与「名士」之比较 81
七、结语:「时无英雄」与「名士不必须奇才」 85
三、「先玄学」——由刘卲「征质」到王弼的「崇本」 89
一、前言 89
二、各家思想史及玄学史学说的检讨 91
三、冈村繁之说商榷 101
四、刘卲论人物之系统结构 104
五、由「征质明性」到「崇本息末」 112
六、结语:刘卲《人物志》在玄学发展史上的定位 127
四、从「应变顺和」到「适性安命」 131
一、前言 131
二、正始到竹林,竹林到中朝 132
三、「八达」之舍本逐迹 141
四、「七贤」与「八达」的比较 147
五、「七贤」之理境——「应变顺和」 150
六、中朝之时义——「适性安命」说 158
七、结语:和与同 169
五、阮籍「达庄」、郭象「隐庄」、王坦之「废庄」在魏晋庄学发展中的意义 171
一、前言 171
二、阮籍「达庄」之贞定致意之辞、分处之教 172
三、向、郭「隐庄」之妙析独化适性、迹冥圆融 186
四、王坦之「废庄」之高倡体远用近、德备膺教 206
五、结语 218
六、在超脱与沉沦之间——以「玄」的角度解读「贾谧与二十四友」 223
一、前言 223
二、西晋的玄学与士风 225
三、「二十四友」集团之组成属性 234
四、从理想人格与现实行为的矛盾分析「二十四友」之行藏 242
五、「二十四友」与元康「轻绮」、「清绮」之文风 252
六、结语:「二十四友」有「玄智」而无「玄德」 258
七、论「四玄」 263
一、前言 263
二、三玄 264
三、「过江三理」与其他新理 278
四、般若 291
五、四玄 304
六、结语 312
八、魏晋「忠孝」辨 315
一、前言 315
二、忠孝之义谛 316
三、魏晋忠孝事例辨义 321
四、魏晋「以孝治天下」之因 360
五、结语:以「玄」义解读魏晋之忠孝 368
九、玄风中的反玄 375
一、前言 375
二、「反玄」释义 377
三、「反玄」之溯源与分期 382
四、玄与反玄之颉顽 386
五、反玄之策略与研议之主题 390
六、结语:反玄之检讨 408
十、由「违方易任」论殷浩身分之错位 415
一、前言 415
二、殷浩之名士风流 416
三、身分的错位 435
四、劫后余灰——自噬 440
五、「谈优务劣」之事证 451
六、结语 460
十一、颜延之〈五君咏〉与萧统〈咏山涛王戎〉作意蠡测 463
一、前言 463
二、「七贤」传论抉要 464
三、〈五君咏〉的创作背景 467
四、与沈约〈七贤论〉对照分析 477
五、由咏「五君」以验颜延之心曲 480
六、昭明太子补咏山、王之因缘 488
七、结语 506
总结 509
参考书目 521
后记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