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辑录体目录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辑录体目录史论
  • 作 者:曹金发著
  • 出 版 社:合肥:黄山书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6126395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1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目录·提要目录·辑录体目录 1

二、辑录体目录的研究现状 9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17

四、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第一章 辑录体目录溯源 21

第一节 辑录体目录中的“汇辑”思想探源 22

一、著述中的“汇辑”思想 22

二、文献注疏中的“汇辑”实践 26

三、类书、史钞与文选中的汇辑因素 31

第二节 辑录体目录体例探源 33

一、僧祐与《出三藏记集·总经序》 33

二、道宣与《大唐内典录》 37

三、元行冲与《群书四部录》 38

四、智昇与《开元释教录》 40

五、陈骙《中兴馆阁书目》与张攀《中兴馆阁续书目》 41

六、王应麟与《玉海·艺文》 43

第二章 辑录体目录的产生 48

第一节 辑录体目录产生的背景 48

一、经济与政治因素 48

二、目录学的发展与兴盛 52

三、马端临的个人因素 54

第二节《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与目录学价值 57

一、《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 57

二、《文献通考·经籍考》提要的目录学价值 72

第三章 辑录体目录的延续 76

第一节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76

一、王圻与《续文献通考》 76

二、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 77

第二节《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81

一、《钦定续文献通考》的编撰 81

二、《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 82

第三节《皇朝文献通考·经籍考》 89

一、《皇朝文献通考》的编撰 89

二、《皇朝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 90

第四节 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98

一、刘锦藻与《皇朝续文献通考》 98

二、《皇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体制结构 99

本章小结:对辑录体目录延续过程的几点认识 110

第四章 辑录体目录的扩展 114

第一节 辑录体专科目录 115

一、朱睦?《经序录》 116

二、张隽《古今经传序略》 119

三、朱彝尊《经义考》 121

四、谢启昆《小学考》 126

五、章学诚《史籍考》 132

六、丁福保《四部总录·医药编》 136

第二节 辑录体私家藏书目录 141

一、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 142

二、范邦甸《天一阁书目》 147

三、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 150

第三节 辑录体地方艺文志 153

一、孙诒让《温州经籍志》 154

二、李敏修《中州艺文录》 160

本章小结:对辑录体目录扩展过程的几点认识 166

第五章 辑录体目录的变革 170

第一节 清代的补史艺文志 170

一、清代补史艺文志的兴起 170

二、清代以来补史艺文志的体制结构 174

三、清代辑录体补史艺文志举例 181

四、补史艺文志对辑录体目录的发展 186

第二节 现当代辑录体目录学著作 187

一、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 188

二、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 192

三、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197

四、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 202

本章小结:对辑录体目录变革过程的几点认识 206

结语 210

主要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