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晓芬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2301844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3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1
第一节 茶之源——茶的起源 2
一、“茶”字的由来 2
二、饮茶的起源 3
第二节 茶之本——茶树的故乡 6
一、原生地之争 7
二、南方有嘉木 9
第三节 茶之道——茶文化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14
一、茶文化的含义 14
二、茶文化的孕育 14
三、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6
四、茶文化的特征 73
五、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现实作用 77
第四节 茶之乐——古今茶闻趣事 79
一、茶名的来历——浪漫的乐章 80
二、茶的品格——动人的音符 82
三、茶的药用——难舍的价值 85
四、茶与泉——清脆的铜铃 86
五、茶与史实——斑驳的记忆 88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茶种类 91
第一节 茶之类——茶叶的类别 92
一、历代茶类 92
二、现代茶叶的分类 94
第二节 茶之鉴——茶叶的鉴别 100
一、看茶色 100
二、观茶形 101
三、闻茶香 102
四、品茶味 103
五、捏干湿 103
第三节 茶之品——中国名茶的品赏 104
一、西湖龙井 104
二、洞庭碧螺春 106
三、信阳毛尖 108
四、君山银针 110
五、六安瓜片 112
六、黄山毛峰 113
七、祁门红茶 115
八、都匀毛尖 117
九、安溪铁观音 118
十、武夷大红袍 120
十一、云南普洱茶 122
十二、四川蒙顶茶 124
第四节 茶之储——茶叶的储藏 127
一、茶叶的保质期 127
二、茶叶储存的要点 128
三、茶叶储存的方法 130
第三章 高雅恬静的茶艺术 133
第一节 茶之母——择水,水为茶之母 134
一、宜茶之水 134
二、古泉寻源 139
三、择水传奇 143
四、饮茶煮水 146
第二节 茶之父——识器,器为茶之父 147
一、唐代茶器 148
二、宋代茶器 149
三、元明清茶器 149
第三节 茶之艺——茶艺,习茶之雅技 154
一、古代茶艺 155
二、现代茶艺 156
三、现代茶艺的分类 159
四、现代茶艺的基本过程 160
五、现代茶艺的礼仪 161
第四节 各地茶艺 163
一、潮州工夫茶茶艺 163
二、北京盖碗茶茶艺 164
三、福建客家擂茶茶艺 166
四、禅茶茶艺 168
五、青城长嘴壶工夫茶艺 168
六、其他少数民族茶艺 169
第四章 缤彩纷呈的茶饮生活 173
第一节 茶与养生 174
一、茶的化学成分 174
二、茶的药理功效 176
三、六大茶类的功效 179
四、科学的饮茶方法 182
第二节 茶与宗教 186
一、茶与儒教 187
二、茶与道教 189
三、茶与佛教 192
第三节 茶与文艺 197
一、茶诗、茶词、茶赋、茶联、茶谚 197
二、茶歌、茶舞、茶戏 206
三、茶画、茶书法 208
第四节 茶与风俗 214
一、茶祭 214
二、茶婚 217
第五章 走向异域的茶文化 221
第一节 中国茶叶向国外传播 222
一、“丝绸之路”与茶叶的传播 222
二、茶马互市与茶叶的传播 223
三、海上茶路与茶叶的传播 227
第二节 中国饮茶习俗在国外的分化演变 229
一、清饮法 229
二、调饮法 230
三、介绍几种茶的调饮法 232
第三节 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233
一、茶文化传入日本 233
二、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 235
三、茶文化传入英国 236
四、茶文化传入俄国 237
五、茶文化传入南亚诸国 239
六、茶文化传入美非诸国 241
参考文献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