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咏梅,陈曦主编;孙晓红,周丽琴,王立霞,宋文刚副主编;王大海,王李霞,母润红等编委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040354209
- 标注页数:132 页
- PDF页数:1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1 ≥1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二、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规则 1
实验一 细菌形态学 3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油镜) 3
二、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6
三、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6
四、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 8
实验二 细菌生理 12
一、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12
二、细菌分离培养技术 15
三、细菌的培养方法 18
四、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 19
五、倾注培养和活菌计数 20
六、细菌生化反应鉴定 22
七、菌种的保藏 31
实验三 细菌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4
一、细菌分布的检测 34
二、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5
三、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作用 38
四、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38
实验四 细菌的变异 47
一、形态的变异(L型细菌的检测) 47
二、鞭毛的变异 48
三、细菌耐药株的筛选 48
实验五 细菌的致病性及宿主的免疫性 50
一、细菌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50
二、细菌内毒素的测定——鲎试验 51
三、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及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52
实验六 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技术 54
一、细菌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54
二、PCR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 57
三、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 58
实验七 病原性球菌的检查与鉴定 60
一、葡萄球菌属 60
二、链球菌属 63
三、奈瑟菌属 68
实验八 病原性肠道杆菌的检查和鉴定 71
一、埃希菌属 71
二、沙门菌属 73
三、志贺菌属 76
四、克雷伯菌属 77
五、变形杆菌属 78
实验九 厌氧性细菌的检查与鉴定 80
一、厌氧芽胞梭菌和无芽胞厌氧菌形态观察 80
二、厌氧菌培养方法 82
三、特殊试验 84
实验十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查与鉴定 86
一、形态染色性观察——抗酸染色 86
二、培养特性 88
实验十一 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检查与鉴定 90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病原性真菌的形态观察 90
二、真菌的培养物观察 93
三、真菌的分离培养 94
四、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标本检查 95
五、白假丝酵母感染的临床鉴定 95
六、新生隐球菌感染的临床鉴定 96
七、曲霉菌感染的临床鉴定 97
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的检查与鉴定 98
实验十二 病毒的诊断和鉴定技术 105
一、病毒形态学 105
二、病毒培养方法 106
三、病毒抗原检测 112
四、病毒血清学诊断 113
五、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 115
实验十三 临床标本的病原学诊断 116
实验十四 实验室生物安全 118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118
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118
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121
附录 123
一、玻璃器皿洗涤及各种洗液的配制 123
二、一般染色液的配制 124
三、常用培养基配方 125
四、常用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130
主要参考文献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