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学斌著
- 出 版 社: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9160900
- 标注页数:361 页
- PDF页数:36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4 ≥3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一:我们的学业&梅子涵 5
序二:在核心层里游走&朱自强 7
绪论 10
一、论题的由来 10
二、释说“游戏” 12
三、一些界定、一些说明 14
第一章 游戏的精神密码 19
一、游戏:理性思辨的自由 19
二、游戏:文化的生成和意义 25
三、游戏:生命动因或心理表情 29
四、游戏:存在结构与自我表现 34
五、游戏:后现代主义的“关键词” 42
六、游戏:中国文化中的“逍遥游” 48
第二章 游戏精神与儿童审美 56
一、游戏的童年哲学 56
二、儿童游戏与文学审美之关系 61
三、游戏精神:儿童生命发展的价值向度 68
第三章 游戏精神的价值途径 95
一、游戏冲动:儿童文学作家为何而写 95
二、游戏享受:儿童文学乐趣从哪里来 104
三、游戏过程:儿童文学文本功能何在 126
四、游戏机制:儿童文学价值实现的方式 145
第四章 游戏精神的文学形态 175
一、幼儿文学:一场游戏一场梦 175
二、童年文学:花开的声音 188
三、少年文学:纷纷扬扬花瓣雨 211
第五章 教育·思想·审美——西方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 235
一、“糖衣”效应:教育型儿童文学的窘境 235
二、审美转化:民间故事的浴火重生 243
三、象征童年:自我表现和游戏内化 253
四、顽童意识:游戏精神的自然形态 259
五、自然法则:回归与异化的目光交织 267
第六章 游戏在高处——中国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278
一、从叶圣陶到张天翼:游戏精神的肇始 278
二、“寓教于乐”:教育背景下的游戏精神 290
三、本体之路:为“游戏”而游戏 300
四、从“幽默”到“幻想”:“游戏”的双面效应 312
五、文体实验与情节迷宫:探索性小说的“游戏精神” 329
六、理论质疑:游戏精神是“学习”+“好玩”吗 336
七、从宽阔到狭隘: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误区与“游戏”困境 340
结束语:“淘尽黄沙始见金”:多元共生下的游戏精神 353
附录 355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