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 作 者:王震中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17217
  • 标注页数:494 页
  • PDF页数:55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1 ≥4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增订版序言 1

序:一部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石兴邦 1

绪论:理论与方法 1

第一章 农耕的起源与社会组织的变化 10

一 农耕起源的共同性与多样性 11

二 中国农业起源的多中心与农耕聚落的出现 23

第二章 农耕聚落的扩大 55

第三章 聚落的平等与内聚 71

一 聚落的分布、选址与规划 71

二 房屋的组合及其社会结构 75

三 聚落的内聚与向心布局 84

四 聚落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对外交往 88

五 社会性质与权力结构 95

第四章 中心聚落(原始宗邑)与神庙文化 113

一 由平等聚落向原始宗邑的过渡 113

二 原始宗邑与村邑形态的出现 132

三 神庙与宗教中心 159

四 关于酋邦的问题 172

第五章 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生产 185

一 龙山时代的聚落形态 185

二 龙山时代的农牧业生产 193

三 龙山时代的手工业 203

第六章 早期铜器的冶炼 210

一 仰韶时期属于铜石并用时期 211

二 龙山时期属于早期铜器时代 213

第七章 从符号到文字 223

一 仰韶文化中的陶器符号 223

二 贾湖、双墩、大溪等文化中刻划符号 231

三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 240

四 良渚及龙山时代的刻写文字 255

五 结语 270

第八章 阶级的产生与财富的积累 273

一 父权家族与阶级分化 273

二 财富积累与集中的程序 292

第九章 都邑文明的形成 297

一 都邑的分散与文明的多中心 298

二 龙山时期城邑的建制及其在聚落群中的都邑性质 307

三 虞夏商周四代的政教合一 351

四 西亚、中美洲的都邑与神权政治中心 370

五 环境·资源与对外贸易 387

六 决定都邑规模的诸因素 397

七 都邑的形成机制 408

第十章 祭祀·战争与国家 412

一 国家产生的几种可能途径 412

二 祭祀与管理和统治 416

三 战争在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425

四 王权的三个来源与组成 429

五 余论 434

第十一章 文明的道路与区域特征 436

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 437

二 埃及的早期诺姆文明 445

三 中美洲文明的道路与特点 459

四 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472

附录 参考文献与征引书目 485

跋&[日]伊藤道治 492

增订版后记 493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